他們不是不知道,只是比賽一開始湖人隊就接連上演暴扣,給了他們一個下馬威,讓他們在后邊的幾個回合里邊打的都有些縮手縮腳,對湖人隊的防守感到畏懼,對自已的進攻沒有信心。
其實卡萊爾教練也明白這點,所以他并沒有繼續訓斥,只是點醒球員們就行了。
隨后,他又畫了幾個戰術,并對東契奇說道:“你也要站出來得分才行,明白嗎?”
東契奇點頭應下。
......
暫停很快結束。
雙方回到場上,陣容并沒有改變,獨行俠隊進攻。
東契奇來到前場之后沖著隊友們打了個手勢,幾個隊友會意,迅速開始移動,波爾津吉斯提到上限來擋拆,東契奇借助擋拆擺脫,并壓低重心,看樣子還是想要突破之后分球。
但這只是一個幌子。
只見東契奇只突了一步便撤了回來,退回到三分線外并把球舉起,大洛佩斯趕忙撲上前去。
然而東契奇的出手和一般的球員不太一樣。
一般的球員投三分要么是兩段式投籃,要么就是庫里那樣的1.5段式投籃,最終都是把球給投出去。
可東契奇的投籃卻是把球給放在視線后方,準確的說,差不多已經是放到了腦袋后方,類似于“投石機”一樣的出手,不像是把球投出去,更像是把球給扔出去。
和東契奇一樣的還有另一位歐洲球員尼古拉-約基奇,他用的也是這樣的投籃方式。
這種投籃方式的優點是投籃點比較靠后,且拋物線很高,一般防守人很難封蓋到。
缺點則是對手臂力量要求比較高,一般人根本學不來,即便是一些nba球員也很難用這樣的方式去投籃。
倒不是說nba球員不具備這樣的手臂力量。
只是這樣的投籃方式需要手腕足夠柔和,投籃手感要非常出色,否則穩定性會比較低,且出手的速度會比較慢。
舉一個例子。
如果是一名內線球員,因為內線球員往往手腕不夠柔和,所以用這種投籃方式會很不穩定。
而若是一個后衛球員,雖說手腕足夠柔和,但因為這種投籃方式出手速度太慢,在對手提前有準備的情況下,反倒容易被干擾,甚至是封蓋。
之所以東契奇和約基奇選擇這樣的投籃方式,是有其特殊性的。
第一點,東契奇和約基奇都不以彈跳和爆發力見長。
很多nba球員在投籃的時候都會跳得很高,而約基奇和東契奇更像是地板流,他們在投籃的時候幾乎不怎么起跳,所以他們需要用這種投籃方式來規避封蓋。
第二點,他們兩人都足夠高,并且擁有足夠的力量。
東契奇身高201,是一個典型的鋒線球員的身高,但他打的卻是后衛,在一眾后衛當中,他的身高是有明顯優勢的,以他的身高加上這樣的投籃方式,即便是出手慢一點也沒關系。
而且東契奇和約基奇雖然不以彈跳和爆發力見長,但是兩人的對抗能力都很強,力量出色,所以這樣的投籃方式對他們并不困難。
當然,最重要的一點是兩人在具備這些特點的前提之下,還都有著大個子球員少有的柔和手腕。
一般人很難同時具備這些特質,所以放眼整個nba聯盟也少有人像他們這樣投籃。
即便是有,也很難做到他們這樣的穩定性。
只見籃球劃過一道高高的弧線,最后“唰”的一聲洞穿籃網。
這個三分球命中,比分變成11:7。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