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夏。
此刻正好是傍晚,很多球迷都已經下班,匆匆吃過晚飯之后便蹲守在了電視前,等待看這場比賽的直播。
這屆華夏男籃堪稱是歷史最強,所以國內的轉播平臺也給與了極大的支持,體育五套的演播室里,兩位解說早早的就已經就位,正談論著這場比賽雙方的對陣。
一個解說說道:“對手實力很強,有多名nba球員,要是單論nba球員的數量對話,甚至超過了西班牙隊。”
“是的。”另一個解說點頭,“澳大利亞隊能分在第一檔,毫無疑問他們的實力很強。不過并沒有什么大牌球星,很多球員連周安、李凱爾的檔次都夠不上,更別說和莊宇相比了。所以我們還是很有機會的,澳大利亞隊沒有人能夠和莊宇對上位,也沒辦法限制住莊宇。當然,其他球員也需要打出好的表現,只是面對nba級別的球員,可能會比較難。”
之前開口的解說有點不爽,你怎么長他人志氣,滅自已威風,當即反駁道:“這次國家隊和以往很不一樣,從之前兩場比賽就不難看出,無論是陣容配置還是技戰術打法,都和以往不同。我倒是認為,即便對上的是澳大利亞隊,我們的球員也未必會落入下風。”
在兩人談論之間,比賽也很快開始。
盡管之前兩場比賽華夏男籃都是輕松獲勝,展現出了無與倫比的強大實力,但今天對上澳大利亞隊,球迷們還是有些擔心。
不過當比賽開始,很快球迷們就意識到,這屆華夏男籃比自已預想的還要更強大。
首先是莊宇這個點。
澳大利亞隊從一開始就選擇包夾莊宇,但即便是包夾也并不能阻止莊宇得分,他和安德森,以及周安、肖青陽的配合足夠默契,借助隊友的戰術配合,以及自身的速度,莊宇總能夠擺脫防守。
而只要澳大利亞隊的防守慢上那么一丟丟,莊宇就足以完成終結,把球投進籃筐。
之前兩場小組賽,第1場莊宇拿了32分,但由于對手太弱,完全沒有什么挑戰性。
第2場莊宇拿了28分,外加7個籃板,8次助攻,依然沒有放開了去得分。
而今天面對澳大利亞隊,莊宇必須得承擔更多的得分任務,所以從比賽一開始他就將組織任務交給了安德森,自已開啟得分模式,接連攻陷澳大利亞隊的籃筐,幫助華夏男籃在比分上占據領先優勢。
事實上,在賽前人們擔心的也并不是華夏男籃的進攻,而是防守。
澳大利亞隊也知道他們很難防住莊宇。
所以他們的想法同樣也是依靠進攻來贏下比賽,針對的還是除了莊宇、周安,以及安德森之外的其他球員。
然而當比賽開始之后,他們卻發現華夏男籃的防守遠比他們想象的更加強大,除了莊宇和周安,以及安德森之外,肖青陽和周琦的防守能力也不錯,而且幾個人各司其職,形成了良好的化學反應,讓球隊的整體防守又提升了一個層次。
這就是莊宇要求每個人只做一件事的原因。
比如周起。
要是什么都指望他,他也就不可能將精力都用在防守上,即便他有著絕對的身高優勢,也很難形成足夠的防守威懾。
但現在他不用管其他,只需要負責爭搶籃板球和鎮守內線,甚至都不需要撲到外邊去補防,有莊宇四人無限換防就行。
在防守端他就往內線一站,高度在哪兒擺著,澳大利亞隊要沖擊籃筐也不是那么容易。
這就是團隊協作的作用。
要只靠個人單防能力,周起、肖青陽的確不如莊宇三人,也未必防得住澳大利亞隊的球員。可幾人各司其職,密切合作,就能利用團隊協作達到更好的防守效果。
“看來我們還是低估華夏男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