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妹端了一個破碗,和一個餅子進來,劉母跟在后面,哭著說劉景已經醫治完了,謝謝她幫忙找大夫,劉家對不起她,宗兒沒了,她確實不應該跟著他們流放,是劉家連累了她。
林芝……原主跟劉宗沒什么感情,兩人成婚至今尚未圓房。
倒不是他們感情不和,或誰有心上人,而是成婚當天,邊關出事,劉宗剛拜完堂就不得不領命去邊關,這一去就是一年多。
原主一個新婦,在劉家白白守了一年,雖說婆母仁善,妯娌也好相處。
但說到底,對所謂的夫君,根本沒有太大的印象,更別提好感,所以劉父兵敗,公公和夫君戰死的消息傳回來,她除了哀嘆自己命苦,就是惶恐,等到劉家所有人被判流放,她第一時間就想回娘家。
其實這怪不得原主,她一個古代弱女子,流放那么苦,能不怕嗎?
但林大人卻是個固執的人,女兒拋棄夫家回家讓他覺得女兒品性不行,趕也要把人趕回劉家,讓她伺候好婆母,就算死了也不能回來——更何況后邊余宛鬧出那事,明明是未婚妻,卻也追著劉景流放。
這兩人對比,大家對林家指指點點,林大人自然不愿意林家的名聲毀在女兒手里。
原主就被丟進了流放隊伍。
不過按照現在的時間線,劉宗應該還在療傷。
當時劉父帶領的軍隊和匈奴交戰的地點在邊疆的黑山,他失蹤應該也在附近,她想要攻略,也得等到了邊疆之后找到人再說。
而如今流放才七八天,起碼一個多月才能到邊疆,還早的很。
劉母想到相公和死去的兒子,悲從中來,哭哭啼啼,眼睛都紅腫了,不過她哭完擦擦眼淚,叮囑她多吃飯,隨后就帶著小女兒出去了。
林芝坐在馬車里把餅和菜粥喝完,隨后便躺在里面休息,等到天色徹底暗下來,女主過來敲車門,讓她下車,把馬車給剛剛治療完的劉景睡。
眼神泛冷,似乎她不下去,她就會做出什么事一樣。
林芝沒吭聲,下車了,隨后三個壯年將昏過去的劉景抬上馬車。
其實一開始,馬車買回來,劉母年紀大趕路受不了上了車,劉景接著就讓余宛上,誰料原主卻搶先一步上去了,氣得劉景差點讓人把原主扯下來,是余宛及時安撫他,說讓給二嫂,她走路就行。
但不知是不是今天她改變了舉動,余宛對她,已經逐漸不再忍讓……
第二日,天蒙蒙亮,官兵就拿著鞭子開始揮鞭趕人起來趕路,眾人在一片哀嚎聲中不敢耽擱,慌忙起來,走在路上一邊走一邊啃著干糧。
這支流放隊伍,除了劉家和受牽連的兩戶劉家旁族,其余是犯了貪污或者命案的送去邊疆流放的人。
大人孩子,足足一百多人,但等到邊疆能活一半都是運氣好了。
中途死的人,要么是受傷無法醫治死了,或者試圖逃跑被官兵打死,反正老的老傷的傷,加上官兵管理嚴苛,缺吃少喝,氣氛十分沉悶。
他們有馬車,但現在是劉景躺在里面,其他人走路,劉母逐漸氣喘。
小虎爹讓她坐板車,他推著走,劉母搖頭拒絕了。而小虎此時正跟在余宛身邊,一口一個‘姐姐’,他們一家,都是她找的同行的人,幫忙推板車。
小虎對她和劉小妹都很親近,唯有看林芝眼神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