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為啥又是我
接下來的幾日,盟軍卻是避戰不出。
盟軍在丹陽兵的身上看到了一種全新的戰術體系,便是精兵政策,于是一個個就近的諸侯,則是召集起了揮下的精銳趕往虎牢關。
這段時間陸續不斷地有各地的精銳到達了盟軍大營。
當然,西涼軍一方面也不可能視而不見,自然也做出了相應的策略,安排了不少伏兵,一面騷擾盟軍,一面則是偷襲趕往虎牢關的盟軍精銳。
在李儒的精妙安排之下,倒是覆滅了不少前往虎牢關會師的盟軍精銳,不過盟軍自然也不會光挨打不還手,同樣也安排了不少伏兵,一來一往,倒也各有傷亡。
終于,十余日之后,諸侯的各路精銳該來的都來到了虎牢關,一個個整戈待發,再次兵臨城下。
有了上一次的攻城失利,這次盟軍的準備更加充足。
各路諸侯的底牌可謂了全部打出,如陶謙的老底三萬丹陽兵差不多全部到此,還有袁紹的大戟士、先登死士同樣不在隱藏紛紛出馬。
公孫瓚的白馬義從,馬騰的西涼鐵騎,就連劉備都將其僅有百余人的白耳兵貢獻了出來,由此可見盟軍眾諸侯對于此戰的看重。
盟軍兵馬再次兵臨城下,這次不同的是,盟軍光是云車便造了數十輛,竹梯更是不計其數,直接將虎牢關附近的一片森林給砍光了。
數十輛高大的云梯擺成一排,光是這場面便足以震撼人心。
還不止這些,也不知道曹操是受了刺激,覺醒了還是什么的,就連十幾年后才發明的霹靂車此刻都已然造了出來,數百架霹靂車,和一旁堆得如同一座小山般的石頭彈藥。
就在盟軍剛打算攻城之機,虎牢關側門卻是打開,門內則是騎馬出來了一名黃門,快馬趕到了盟軍陣前。
黃門便是漢朝宦官的稱呼,也就是俗稱的太監。
只見此人則是一名年老的太監,手持一卷黃布,來到了盟軍陣前。
雖說孤身一人,面對千軍萬馬,倒也不顯得膽怯,反而有恃無恐。
“爾等可還為我大漢臣民?”老黃門指著盟軍眾將士大聲的問道。
眾將士看著眼前的黃門,則是一個個相互對視,不知該怎么辦。
無奈,只有袁紹出馬走到了陣前回話:“我等乃是營救天子而來,自然為大漢臣民。”
老黃門若有所思的看了袁紹一眼:“好,既然爾等為我大漢臣民,有天子詔令到來,還不速速接旨。”
眾諸侯聞得此言,一個個頓時面色黝黑,面露遲疑之色。
老黃門大喝一聲:“爾等既然言稱為大漢臣民,天子詔令再次,為何不接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