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教授說:“上次我不是答應你,那幾件南窯遺址的文物若修復好了,就把照片發給你嘛,你還想看看嗎?”
蘇醒有些激動,“當然想看啊!”
胡教授,“那,咱們加個微信?”
蘇醒馬上應道:“好的,胡教授!”
掛斷通話之后,蘇醒馬上搜索了胡教授的微信號,主動點了填加好友。
胡教授通過了蘇醒的好友請求,并很快發過來了一組照片。
每一件修復好的瓷器,都從多個角度和細節處拍了不同的照片。
蘇醒一一下載了原圖,保存在手機上,放大了仔細觀察。
這幾件被摔壞的文物竟然真的修復好了!!
而且,它們本身的古樸韻味也沒有被破壞掉,但修復痕跡卻很難肉眼看出來!
幾分鐘后,胡教授又給蘇醒發來了信息。
老胡:「感覺怎么樣?」
胡教授的微信昵稱就叫“老胡”。
不醒行不行:「好神奇呀!竟然真的都看不出修復痕跡!!」
老胡:「文物修復的意義,就是給它們二次生命,其實這幾件南窯瓷器的損害性并不是很嚴重,修復難度不大,很多文物被挖掘出來時,毀壞程度都比這要嚴重得多,甚至有一些是粉碎性的殘片,那種修復難度就要大一些,但也可以修。」
蘇醒很驚訝。
不醒行不行:「那種細小殘片也能修??」
老胡:「可以。」
他又發給蘇醒一組照片,是一個青銅器的照片,第一張照片簡直就是一堆青銅碎渣!最后一張卻是一個完整的青銅鼎!
老胡:「這是郭莊楚墓出土的升鼎修復前后的圖片。」
蘇醒看著眼前的對比圖,被震撼到失語,久久回不過神來……
老胡:「讓這些嚴重破損的文物重新完整的呈現出來,也是為了更好地對一個相應的時間段開展研究,而開展文物修復也是對文物進行科學研究的一個全過程……」
接下來一個多小時,蘇醒被胡教授上了一堂課,一堂關于文物保護與修復意義的課……
末了,胡教授又問了蘇醒最近經常聽到的問題。
老胡:「小蘇同學這次高考考的怎么樣呀?」
不醒行不行:「嗯……我覺得還可以。」
老胡:「小蘇同學如果對文博方面的專業感興趣,可以考慮一下我們京大,我們文博學院有部分專業招理科生。」
這是他第二次強調,文博學院招理科生了。
不醒行不行:「胡教授,我會考慮的。」
跟胡教授溝通過之后,蘇醒出了一會兒神,之后又點開南窯遺址的那幾件修復過的瓷器仔細觀察了一番。
然后她拿起了手繪板和壓感筆,開始畫了起來……
幾分鐘后,一個以醬釉小罐兒為原型的擬人唐代小仕女線稿就被勾勒出來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