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將,謹遵王爺軍令。”
“薛總兵,月輪亦為我大寧國土,今我大寧十萬大山山民,欲往月輪開辟家園,此為幸事。
奈何西有霜戎蠻夷,欲出兵月輪,侵我國土,奴我山民,此事何解?”
薛盛抬頭,一字一句道:
“回王爺,陛下曾言,
犯我大寧天威者,盡誅之。”
奏對完畢,算是給李澤岳此次從雪滿關調兵定了性,給了官方說辭。
隨后,李澤岳緩緩將薛盛扶起,微笑道:
“薛叔,我不能在雪滿關多待,需即刻前往月輪。
過幾日,我外公會帶神山的人來雪滿關,與所調兵馬一同入十萬大山,趕赴月輪。
神山會召集山民力量,與大軍一同行動。
至于具體所調多少兵馬,薛總兵可與神山大祭司商量后決定,可萬萬不能使得關內空虛。
至于糧草之事……”
說到這里,李澤岳遲疑了。
一旁,參盧連忙道:“殿、王爺莫要擔心,大軍既是幫我十萬大山驅除敵軍,一應糧草自有三千山寨負責籌集,大軍只需帶上趕往十萬大山這幾日的口糧便是。”
“那便這么說定了。”
李澤岳拍了拍手,算是給此事蓋棺定論。
隨后,他看向譚塵,道:“你可領兵入月輪。”
譚塵拱手應道:“是。”
薛盛沒有說話,認可了這個安排。
譚塵本就是武舉第一,軍事謀略、兵法策論,理論知識極為扎實,只是武殿試時因連番大戰體力不支敗給了武狀元盧烈,憾居榜眼。
經過這半年的帶兵實踐,譚塵已經有了一定的統兵能力,到時候再給他配兩個經驗豐富的副將,一切就都穩當了。
薛盛知道譚塵是李澤岳的心腹,他也很喜歡這個有天賦的年輕人,多培養培養,不是壞事。
“跟對人是真重要啊……”
薛盛咂了咂嘴,但也沒什么羨慕的,畢竟他也是十幾歲的年紀跟了陛下,幾十年過去了,他已成了邊關統帥,身居高位,勛爵加身,封妻蔭子,只要后半輩子不犯什么大錯,他就能穩穩當當地壽終正寢。
說不定還能陪葬皇陵呢,呵呵。
想到這里,薛盛腦海中不可避免地浮現起一道儒雅的身影。
張回。
“唉……”
他搖了搖頭,有些遺憾,也有些懷念。
當年他們那幫人里,只有張回自己是大家族出身,聰明又自負,操勞一生,最后卻得了如此結局。
或許,只有那可造福江南幾百年的白鹿堤旁的石碑,才是他曾實實在在存在于這個世上的證據。
只可惜,連那座石碑也被群情激憤的江南百姓們推倒了。
可悲,可嘆……
一旁,李澤岳正與郭卓說著話。
“下山時,外公曾與我言,由二師伯帶我入十萬大山。”
“正是如此。”
郭卓與參盧點了點頭。
“我還有兩位同伴,便是我那護衛與盜圣老爺子,稍后,我會請祁老爺子隨我入月輪。”
“盜圣大人若愿出手相助,神山與三千山寨必有厚報。”
參盧是人精,他知盜圣這樣的高手,就算是二殿下也需用人情請他相助。
李澤岳笑了笑,微微點頭:“參師伯客氣了,都是一家人。”
沐素在一旁看著他們交涉,弱弱地咳嗽了兩聲,看向李澤岳道:
“李師兄,我是跟你一塊行動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