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今我霜戎進軍月輪,他或許從神山處得到消息,盯上了十萬大山與月輪這塊肥肉,想要趁此一役將我等殺回雪原,如此,他可將月輪與三千山寨民心俱得。
從此處與他的性格可以推斷,他必然是得知消息后,急匆匆趕赴月輪,因為他害怕葉榆寨被我等占領,導致月輪完全失陷,令他的算計落到空處。
他調軍入月輪,以軍隊在山中行軍之慢,他是必然等不了的。
假設他確確實實是隨大軍一同進山,蜀地大軍此時馬上就要到了月輪,他為何不再多等兩日,隨大軍一同支援葉榆寨,反而非要五騎行動呢,他又不知我大軍是今日攻打葉榆寨,不知葉榆寨有如此危機。與大軍一同行動,不是更穩妥些?
再假如說,大軍此時已行進至大山中途,蜀王此次救援葉榆寨,也可攜百余或千余輕騎一同而來,速度不會耽誤多少,可他們偏偏只有五騎。
因此,末將可斷定,蜀王定然是孤身前來,大軍定與蜀王拉開了很長一段距離,因此他才害怕月輪有變,等不得大軍,想要先行來到月輪探查情況,應對局勢。
大帥,我等,還有充足的準備時間。”
“是……這么一回事嗎。”
呼勃聽得一愣一愣的,下意識地點了點頭。
副帥西匍眼神中閃過一抹無奈之色。
他們兩人皆出身汗王親軍,地位其實相同。
而此次大軍出征,之所以是呼勃任主帥,而他西匍為副,則是因為……汗王認為呼勃對他更忠心。
呼勃是在老汗王在世時就投了二王子的,而他西匍,則是老老實實在老汗王親軍中待著,沒有早些站隊,在新汗王上位后方才效忠。
因此,盡管西匍的軍事才能更強,可汗王依舊是將呼勃提到了主帥的位置上。
今日出征,西匍被安排著留守大營,并沒隨軍攻城。
此時,呼勃思考一陣,又發話了。
“那就沒有可能,那大軍已經到月輪了,在某個地方準備埋伏咱們?”
西匍不動聲色地嘆了口氣,道:
“這個可能,倒也是有的。
可月輪海周圍皆有我霜戎哨騎眼線,又有蒼鷹四處瞭望。
在十萬大山入月輪的山口處,又有我大軍三座軍寨佇立。
蜀地若要派援軍而來,人數必定不會太少,加上輜重后勤,是一個極為龐大的隊伍。
那么顯眼的目標,我軍……沒理由發現不了。
那三座軍寨北邊的那座山口,是我們迄今為止所發現的,十萬大山至月輪最平緩的一道山口,唯一可供大軍行走之地,蜀王也是從那處而來。
當然,十萬大山是三千山寨山民們的家,或許他們還可能有別的可供大軍入月輪的道路,那末將就不清楚了。
但歸根結底,他們想要靠近月輪海附近,必然會被我軍提前所發現,因此大帥不必擔憂蜀地大軍會突襲的問題。”
“哈哈,那便好,那便好。”
呼勃尷尬地笑了笑,其實這個問題給他時間他也能想明白,只是話聊到這了,想聽聽西匍的意見……罷了。
“那,西匍副帥,依你之見,目前的情況,我們該如何應對?”
呼勃再問道。
西匍再度沉吟片刻,道:
“大帥,末將以為,考慮此事前,應先想此次蜀地大軍的數量與成分為何。
中原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對蜀地來援軍隊有了大體判斷,我們才好做下一步的打算。
當然,我們也是兩眼一摸黑,只能猜測分析。
在此次出征前,汗王就已然召開軍事會議,與我等商量了出兵計劃。
汗王率主力向北,進攻西域,所謂唇亡齒寒,一方面幫助魏國,另一方面擴大我雪原地盤,獲得更多的牧場與礦產,還可打破大寧自其西域對我霜戎進行的包圍之勢,動搖他們對西北地區的統治。
第二路大軍由鷹巒部為主力,進逼雪滿關,為此次出兵明面上的大軍,以聲東擊西之計,為我軍主力作為掩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