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詳細記載了白龍皮的人工種植方法,選籽,培育,手法,土壤氣候各種較為細致的要求都在其中,現在也請諸位大師辨別真偽...”
把這本書交給鑒藥師,算是蘇家對朝廷的投名狀了,那不是李幼白在乎的事,她把書放到鑒藥師們面前,隨后慢步在臺上走著,緩緩開口解釋這層對眾人來說還是有點模糊的面紗。
“白龍皮需要和特定種類的菌類搭配才能順利生長,我知道,很多人都試著去培養這種菌類,可結果都不言而喻,統統失敗,那是因為他們對菌類還不了解。”
董家主事拿著防疫小冊質問說:“混淆視聽,上邊可是說了,人會因感染此種菌類而突生病禍,若真是菌類問題,為何那些培養白龍皮的工人一點事也沒有?”
這個問題讓在場之人再一次醒悟過來,除了已經拿到白龍皮種植方法的鑒藥師,他們似乎能夠更進一步了解,對長鶴樓內之人所言充耳不聞。
“你關心過工人么,你怎么知道工人一定會沒事,突生寒邪也要半天才會感覺不適,有些事騙騙別人可以,但千萬別把自己都給騙了。”李幼白笑著譏諷,看樣子人畜無害,實則出口不留情。
古人滅菌的方法幾乎等于沒有,條件艱苦苛刻,真菌感染寄生可是非常可怕的事,不可能創造出完全無菌的條件。
只能相對的,盡量減少造成的污染來去培養特定菌群,解除這個時代對于珍稀藥材的種植條件。
董家主事被懟的啞口無言,工人如何他確實不清楚真實狀況,所以不好在這個話題上與對方掰扯,回到原點,“既然你那么了解,那你倒解釋解釋啊。”
董家主事的這番話已經帶有怒氣了,這是李幼白沒料到的,說著說著就急了,她懶得理會,坦然自若向四周看著她的人們繼續解釋下去。
“這本冊子里寫明了菌類的概念,在實際中,可以分為真菌和細菌兩種,兩者相同又不太相同,就比如這一碟糕點,靜靜放在這里,過得一天,兩天就會腐敗,你們覺得這是為何?”
李幼白說話時候指向一樓某處桌面上擺放著的精致食物,所有人順著看過去,有人點頭,有人思考。
有時候一切都理所應當會發生事,細細去探究原因時,卻又發現自己根本也不清楚緣由。
他們只是知道,在溫暖的環境中,食物更容易腐敗,濕度較高的環境也會加速食物的腐敗,食物放置時間過長會腐爛,生蟲,臭不可聞。
見大家都沉默著面露疑惑或是在思索,李幼白接著說:“或許有人已經能夠想到,食物腐敗的主要因素,就是因為細菌和真菌的生長繁殖,才會導致我們很難在日常的生活里儲存食物。
所以,為何會有地窖,是因為地窖的溫度更低能夠壓制菌類生長,為何會有煙熏,腌制,風干等手法儲存食物,道理都是同源的...”李幼白細致細說。
旁人聽得認真,距離遠些的,只能通過別人口述得知話語,順著意思聽下去時,回想自己在生活中看到的一些細節變化,一切都有了解釋,畢竟的確如此。
蘇尚坐在二樓聽著看著,滿腹學問卻沒有書生那種迂腐愚昧的想法,聽李幼白說這些話,若不是看她俊朗的往外,還容易讓人以為對方是個年歲已高的老人。
武藝高超,學識又如此淵博的女子,恐怕世間再也沒有第二個了,蘇尚看著,心中失落與傷感更加一分,為何對方會是個女子呢。
我又怎么可以愛上一個女子...
李幼白口中的東西實則不能稱之為學問,因為當下時代之下,學問大多都來自四書五經,之乎者也,大有治國安邦,小有安富恤貧。
倘若在這里坐著的全是讀書人,老學究,保不準要被指著鼻子挨罵,此類學識為雞頭魚刺,奇淫巧技愚弄世人爾,但如今在場的都是商戶,卻是不足為奇而且還認為十分有道理,頻頻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