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幼白不以為意地:“我也是聽起韓兄簡述法家學時偶然所悟。”
這話的半真半假,她本來就不屬于這個世界和時代,上輩子上學時老師是有清楚講過的,后來穿越到此,讀書的習慣沒有遺忘,本能的去書齋通讀各家學。
不論她悟性高低與否,上輩子接觸過的,較為通俗的語言,在看到之乎者也時也是費了好大功夫,不過有著超出時代的思維與見識,自己琢磨還是能夠看出許多東西的。
法家不僅封閉了上升通道,還制定律法來壓制愚民,上輩和這輩子的法家在自己最先接觸法家典籍時相差太大。
當今日韓非墨出法家的原初思想時,李幼白終于能夠確定,無論前世還是今世的法家如出一轍。
中間的差異,則是秦皇干預后的結果。
韓非墨只當李兄是謙虛,心中很是羨慕,平日里若有細談,李兄幾乎都能有振聾發聵之語,一次兩次可能還是巧合偶然得之,再多那就不簡單了。
李兄的話他很是相信,若真的照這般推理細想,書院倒真還不是非常嚴重的事,在這一點上就足以讓他安心不少。
對于法家,他還是比較擔憂與害怕的。
“李兄以為,書院今后該如何運作為好?”
韓非墨詢問出口,隨即又補充起自己的想法來,“固然法家于從前出入極大,但也不可能和他們明面上硬來,摸不準朝廷想法,在法正到來前,我覺得書院暫時關閉的好。”
李幼白食指輕輕敲扣在木桌上,笑著點頭,“我來時就想好,過年了,讓孩子們休息休息吧,我應該要走訪許多人,此事就此定下,書院里少了人氣就要韓兄多多照看了。”
“職責所在,無需過多談論。”
韓非墨擺手笑道,他起身走到床鋪邊上的書柜前,取出一本厚厚的書籍回到座位上,這回他表情大有變化,顯得興奮,“這本是我修寫出來的三國故事,可合李兄心意。”
李幼白稍微愣了下,這子整日忙于書院的事,居然還有心思抽出空來去鉆研三國,本來她只當是故事講給孩子們聽的,結果韓非墨卻先迷上了。
也難怪,此類講述下局勢,英雄輩出的話本演繹,當今朝代根本沒人會寫,也根本沒有人能夠寫出來,更別提故事內氣勢恢宏的時代背景。
現如今,三國故事已經成為不少文人與江湖游子酒樓茶館閑余飯后的最好談資,熱度幾乎能夠與北方戰事相提并論了。
“實不相瞞,與孩子們講述本是游戲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