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天清晨,許多人突然發現衙門在悄悄召集人手,行事極為神秘。許多曾經從衙門逃離的人,又紛紛折返回來,在特定時間前往縣衙。消息傳出時,極為隱秘。可隨著知曉的人越來越多,一些刻意隱藏的蛛絲馬跡,終于漸漸浮出水面。
確切消息,來自一位禮部的老官吏。
他年過半百,早已無力勞作,棲身于一間破舊的茅草屋中。靠著年輕時積攢的些許積蓄,以及他人的接濟勉強維持生計。他偶爾還會外出乞討,以野菜充饑,如今膝下無兒無女。
許多年前,水梁山大亂前夕,朝廷自顧不暇,對這些偏僻地域的縣衙失去了有效的控制權,官府的勢力也逐漸式微。在此地任職的官吏們,為了生存,只能另謀出路。有的選擇直接辭官離去,有的則堅持留下。
這位禮部老官便是留下的其中一員。他始終堅信,朝廷終有一日會再度關注到他,可這一等,便是不知多少年。
他的家人相繼餓死,兒子為了糊口,離開縣城,投奔水梁山的其他勢力。
聽聞幾年前,兒子與人火拼,手腳皆被砍斷,至今活不見人,死不見尸!
老官自此便丟了魂一般,整日坐在草屋門口,念叨著要等兒子回來,整個人變得瘋瘋癲癲。
消息之所以會從他口中傳出,是因為衙門有人前去告知了他一聲。隨后,另一撥人聞訊趕來詢問緣由。緊接著,一條驚人的消息瞬間震驚眾人。
衙門在補發俸祿欠款!
消息泄露時,其實尚未完全傳開。可當人們打聽到衙門的神秘舉動后,借助這批人的口,如同紙包不住火一般,剎那間,泗水縣的所有商戶都驚愕不已,全然不知蘇尚為何會走出這一步棋。
于是,各方勢力及其合作伙伴,在消息傳出的第一時間,迅速召集人手,商討今后的局勢走向。泗水縣內,在炎熱的太陽下,奔走相告的人越來越多,一種忙碌與緊張的氣氛,在此時悄然蔓延開來。
而在另一邊的衙門里,卻是一片喜慶、歡樂的氛圍,怎么也抑制不住。
艷陽高懸,衙門口大開,卻依舊被擠得水泄不通,人山人海,密密麻麻全是人頭,眾人拼命往衙門里擠。
這些人,有的曾是小吏,有的當過小官,甚至還有人擔任過要職。可在朝廷不發俸祿、連飯都吃不飽的時候,他們只能另尋出路。如今聽聞新縣令要補發俸祿,全都急急忙忙地趕了過來。
“老兄,里頭真在發錢?”
一個光著腳、扛著鋤頭的中年大漢,跑到縣衙外,怎么也擠不進去。眼見有人揣著東西出來,他連忙上前詢問。
那人嚇了一跳,緊緊護住懷中的包袱。能來到這里的,估計都是曾經當過官吏的,他倒也還算客氣,說道:“沒錯,不過我只領到了有記錄的那部分俸祿。后來那些無人記錄的當值時間,說是要核實后才能發放,也不知道得等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