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行動方案初步敲定,蘇尚確定了行動時間。若進展順利,城內商戶便可派人往南前往東州,先行開展一部分生意,至于往北的商路,因困難較多,只能日后再做打算。
戰前動員必不可少。此后幾日清晨,在民兵訓練前、工廠開工前、農戶下地時,蘇尚都會手持用宣紙制作的話筒,站在縣衙大門前,對著眾人高聲演講,宣告接下來的計劃。她描繪的既有美好的愿景,也有現實的情況。
一方面是營造氛圍、鼓舞士氣,凝聚人心;另一方面,在給眾人描繪希望的同時,也坦誠地指出即將面臨的問題,并給出解決辦法。
眾人聽后,覺得這些問題似乎很快就能得到解決,頓時熱血沸騰。
蘇尚提到,百姓們向往的和平生活、城防建設、民生改善,日后都會逐步實現。
縣里還會開辦新學堂,降低賦稅。對于那些在戰場上奮勇殺敵的民兵,會依據軍中功績,如斬獲敵人數目、戰斗表現等,給予更高的地位和更多的利益。
蘇尚承諾的這些事,很多都只是她的個人想法,若按照朝廷的禮法制度,根本難以實現,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些話都有些不切實際。
然而,蘇尚心中卻極為認真,哪怕有些事無法直接做到,她也想著用其他方式滿足百姓和民兵的需求,自然不會循規蹈矩地行事。
若事事都要按照朝廷律法、章法來,非得等上級批準才敢行動,那愚笨之人都能當官了。
蘇尚簡要闡述關鍵內容,著重渲染積極氛圍后,便解散了人群。
眾人皆是興奮不已,摩拳擦掌,滿懷激情地投入到工作和訓練中。
回到后堂,蘇尚召集各部頭領,商討剿匪事宜。這些人比普通百姓、農戶精明許多,簡單的言語難以打動他們,必須拿出實實在在的利益。
但考慮到其中有事后才投奔過來的人,蘇尚并未立刻給予他們好處。而對于從季宏兩莊趕來的人,蘇尚則毫不吝嗇地賞賜了不少銀錢,私下里,這些人都頗為滿意。消息傳開后,其他人聽聞即將開戰,既著急又激動。
這份情緒并非單純受煽動所致,而是看到別人有望獲得利益,自己只需努力爭取便能得到,這種誘惑實在難以抵擋。
蘇尚攤開地圖,伸手指向縣城東南方向,說道:“縣城往東南有三座大山,離我們最近的是泗水崗,那里盤踞著不少山賊。據商戶們透露,大概有三到五股勢力,每股約有二十到三十人。他們僅有少數弓弩,大多使用刀劍近身搏殺,且沒有馬匹……”
眾人圍聚過來,仔細聆聽。江大寶聽聞后,不禁一驚:“那他們加起來可有一百多號人啊!”
一名山寨頭領接著說道:“一百多人不足為懼。我們裝備精良,還有火槍,食物也充足,肯定能拿下。關鍵是如何減少我方傷亡。”
蘇尚點頭表示贊同,如今己方雖有不少能戰之士,但每一個兵卒和人手都十分珍貴,能不犧牲自然最好。打仗可不是像話本故事里寫的那樣,確定好方向便直接沖殺過去,以命相搏。
只有雙方都走投無路時,才會采取這種打法,如今大家都有退路,又怎會如此行事。
蘇尚繼續說道:“我已讓城內商戶傳信出去,愿意歸順的,便是朋友;拒不投降的,便是敵人。我想,應該會有人愿意加入我們,但也肯定有人心存僥幸。打是肯定要打的,具體情況,還得等明日探子回報。”
說罷,她掃視眾人一圈,“我仔細盤算過,無論對方有多少人,此次行動我只打算派出五十人。你們誰愿意帶隊?”
江大寶等的就是這句話,立刻自薦,卻被蘇尚婉拒。
江大寶武功較弱,傷勢恢復速度遠不及習武之人,如今身上還帶著傷,讓他去不僅風險大,還可能拖累整個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