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初五。
晨曦破曉,日光斜照,灑落在泗水縣。雞鳴犬吠交織,縣城仿若被一層金紗輕覆,宛如仙國之中安寧祥和的小鎮。
一群民兵整齊列隊,他們身著甲胄,手持兵器,威風凜凜地出現在縣城街頭,而后浩浩蕩蕩朝著南邊進發。
民兵們的家人跟在隊伍后面,眼中滿是不舍,紛紛叮囑著。行至縣城南邊出口,親朋好友們相互作別,場面滿是離情。
此次行動,蘇尚極為重視,事前多次強調其重要性。畢竟這是主動出擊,若有閃失,將會對后續諸多安排產生重大影響。
因而,她神情嚴肅,鄭重其事地安排眾人出征。
吳保心中雖滿是期待,但也絲毫不敢大意。他所帶領的五十人隊伍里,配備了至少二十條火槍。
在這山林之中,火槍的威力遠勝弓弩。
更何況,還有武功卓絕的李幼白相助,吳保心中對此次行動的勝利滿懷信心。領命之后,他帶著隊伍迅速離開縣城,沿著土路向東南方向行進。
水梁山往南,徑直可達南海。那片海域遼闊無邊,海盜、倭寇肆意橫行。
曾經,沿海一帶有著不少以打漁為生的村落,然而官府對海盜、倭寇的侵擾不管不顧,百姓不堪其擾,紛紛逃離家園。到如今,海邊已鮮見百姓的蹤跡。
眾人一路南行,沿途雖有青山綠水,可在這荒無人煙的景象襯托下,處處彌漫著荒涼的氣息。一路上能見到的人,除了各自割據的勢力,便是占山為王的匪徒。
在蘇尚掌控泗水縣之前,南邊這些土路鮮有人跡,多是從北邊送貨出來的商隊偶爾經過。
這些商隊通常會囤積貨物一兩個月,才會派人出行,并且還會雇傭大量人手,以防遭遇海盜和倭寇。畢竟,這些海盜、倭寇毫無道義可言,只要看到商隊攜帶財物,便會直接搶奪,或是在路上設下埋伏。
若是打不過,他們便會迅速逃回海上,如同狡猾的泥鰍一般。
行路途中,吳保向李幼白大致講述了水梁山南邊的情況。吳保的家鄉吳家村位于泗水縣西北一角的山里,他對沿海之事了解并不多,此時也只能把自己知道的全盤托出。
這番交談,權當是路途閑暇時的閑聊。
李幼白此前與盧劍星前往馬莊,歸來時乘船順海路前往東州,途中并未遭遇海賊倭寇。
不過,從東州離開時,她曾目睹村落被屠的慘狀,見識過這些惡人的兇殘。
她暗自思忖,那些敢于在海上行船的商隊,大多具備不俗的武裝力量,而沿海村落卻毫無抵抗之力。倭寇之流,皆是欺軟怕硬的家伙。
眾人有一搭沒一搭地閑聊著,不知不覺,晌午已過。這支五十多人的小隊已經前行了大約三十里。
他們輕裝上陣,只攜帶了食物和兵器,尚未進山,行進速度還算不慢。
然而,越往山林深處走,他們的處境就越發危險。泗水縣的局勢已然發生變化,水梁山里的人對泗水縣的態度也難以捉摸。
往昔,縣城里的商戶與山賊盜匪相互井水不犯河水,商戶給了過路費便能順利通行。可如今,情況變得微妙起來。擺在山賊盜匪面前的只有兩條路,要么加入泗水縣,接受蘇尚的管理,離開山林;要么與泗水縣為敵,兵戎相見。
根本不存在中立一說,畢竟若有人聲稱中立,商隊經過時,他們萬一暗中使壞,屆時再防范就為時已晚。這便是立場的選擇。
吳保拿出地圖查看一番后,對李幼白說道:“白姑娘,順著前邊的土路上山恐怕不太安全。
我們所帶食物僅夠維持兩天,要是能拿下一伙山賊,獲取他們的物資,我們便能繼續前行。我派個腿腳麻利的兄弟到前面去探探路。”
按照計劃,兩天的作戰時間本是比較充裕的。雙方人數都不算多,不至于發展成大規模械斗,況且又不是攻城之戰,不會僵持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