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那軍正說了,有仇當場就報!我們皆是靠武藝謀生之人,若咽下這口氣,豈不是白費了這身功夫?待會的武斗,定要讓這小子知道我們的厲害!我倒要看看,他這五品巔峰是不是徒有虛名!”
“沒錯,有仇不報非君子,無需再等!今日便要讓他知道,惹了我們,絕沒有好下場!”眾人情緒激昂,呼聲震天,眼中滿是怒火。
青年見眾人情緒高漲,又出聲提醒道:“諸位不可輕敵,那李白可是斬鐵流五品巔峰境,實力不容小覷。他的武功就像那淬了毒的利刃,稍不留神,便會被他傷了性命!”
“什么五品巔峰!我們人多勢眾,也有五品高手,一個打不過,就上第二個,車輪戰也要將他擊敗!這口氣,絕不能就這么咽下!大伙說是不是?今日不把他打得滿地找牙,誓不罷休!”
“說得對!這狗東西,害得我們原本輕松的日子沒了,如今還要北上伐魏,憑什么!他若不付出代價,天理難容!”眾人叫嚷聲此起彼伏,喧鬧不已。
站在遠處的人不明就里,而近處之人則通過口耳相傳,將事情的經過一一告知。一時間,有人附和,有人則滿臉沮喪,毫不在乎,畢竟他們深知,無論如何都已無法離開軍營,為自己的性命擔憂不已,早已無心參與此事。
天色漸晚,集兵所里燃起通紅的火光,一根根火把與燈籠被點亮懸掛起來。
經過訓練的兵卒列隊歸營,在營地里結成整齊的方陣,高聲吶喊著,一排排有序地奔跑而過。待他們在居所木樓前站定,清點人數后,才被吩咐散開休息。
木樓里的眾人見狀,紛紛踩著光亮前去領取晚飯。那青年和幾名漢子最后才從木樓中走出。
幾人相互通報名姓與出身,相談甚歡,只覺相見恨晚,當即效仿三國劉關張,結為異姓兄弟。
原來,這青年名叫文定,祖家曾是清河縣的小官,幾年前因卷入糧價一案,慘遭抄家。他的父親臨死前買通獄卒,行刑前夜用替死鬼將他掉包,他才僥幸逃過一劫。
流落到中州城后,憑借著自己識字且略通武功,勉強站穩腳跟。未曾想,朝廷大規模征兵,他又不幸被卷入其中。
而當聽到李白這個名字時,往昔不堪的回憶如潮水般涌上心頭。兩次變故皆因對方而起,他自幼讀書,雖習過武功,但更擅長文墨。
如今被強行征入軍營,他深知已無退路,自知與李白差距,本想放棄復仇,但今時今日,時機正好,滅家之仇不得不報了。
早年間,三國演義盛行,他愛不釋手。此刻投身軍營,他心中暗想,以自己的才智能力,定能有所成就,在此之前,便先拿李白開刀,磨煉一番自己的心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