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還又分了七個新知青到他們生產隊,又要多養七張嘴,想著都頭疼,哪來糧養他們啊,只能從隊員們的口糧里扣了,又要聽隊員們的抱怨了,還要被隊員們罵。
都是該死的市知青辦的劉有糧害的,這狗日的這么壞,也不怕被車撞死……
“我怎么覺得這隊長不歡迎我們!”何小璐小聲對宋岑月他們嘀咕。
明眼人都能看出這隊長不歡迎他們,不歡迎的原因也很容易猜出來。宋岑月掃了一眼什么也沒有帶的張生金。
連輛馬車、牛車都沒有,就可以想見這永豐生產隊有多窮,多七張吃嘴的飯,壓力有多大,張生金不歡迎很正常。
永豐生產隊這樣,讓人擔憂知青下鄉第一年,生產隊能給他們多少糧。
國家規定,知青第一年下鄉,生產隊每個月要給每個知青分35斤糧,雖然一般生產隊是給不出這么多糧的,都會克扣著給,35斤糧能給一半就不錯了,有的甚至只給得出十斤,甚至十斤不到。
像永豐生產隊這樣的,搞不好一個月就只能給十斤,甚至是十斤不到,但這哪夠吃……
還好她空間里有得是糧,雖然是還沒有打出米的稻谷,但也是糧,弄出米來就能吃,所以她是絕不會挨餓的,不用擔心。
不過別的知青就慘了!
宋岑月瞟了一眼和她一起分到永豐生產隊的其他知青,除了何小璐,余家輝和徐小鵬表兄弟,還有林惜娟、蘇大偉,和一個男知青孟江。
何小璐和余家輝和徐小鵬表兄弟,之前就說過他們家里的情況,何小璐的父親雖是軋鋼廠的五級工,一個月有六十多塊的工資,但全家六口都靠他一個人養,壓力不小,所以家庭條件很一般,何小璐還訴苦她媽說她下鄉后沒辦法寄錢貼補、幫襯她,讓她只能靠自己,讓她很擔心自己的未來。
余家輝和徐小鵬的父母都是肥皂廠的,還都是小干部,他們都是家里的獨生子,所以家里負擔不大,條件還過得去,父母應該能在他們下鄉后寄錢、寄糧貼補他們。
林惜娟,不了解情況,但看穿著打扮,家里條件應該一般,至于蘇大偉和孟江,也不了解情況,之前都沒有說過話,但看他們的穿著打扮,家里條件應該不差,家里的父母應該也能在他們下鄉后寄錢、寄糧貼補他們。
他們還算幸運,應該不會餓肚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