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岑月還沒有想出個所以然來,就看到油管似乎吸夠了,離開了油箱,油箱完好無損,而且能看到油箱里還有半箱的油。
宋岑月見還有這么多油,松了口氣。
還好小玉石沒有吸太多油,如果把油箱里的油吸得剩得不多,甚至直接吸光,讓油箱里一點油也沒了,就糟了。
一是怕車開著開著就不動了,因為沒油了,二是怕孫旺達他們會奇怪,之前油箱里明明有油的,現在怎么沒油了。
吁,小玉石竟變色了。
宋岑月看到空間里的小玉石收回油管后,變回了原樣,但只變回了原樣兩秒,竟然就變色了,顏色變黑了一些,但更晶瑩剔透了……
感覺還變大了些!
宋岑月很快發現空間里的小玉石還變大了些,她心中生出了一個猜想,難道這是一顆油石?吃了油會變色變大?
如果是這樣,是不是它以后會繼續吸油,然后繼續變色變大?
若是如此,也不知它不斷吸油,繼續變色變大,最后會變成什么樣?
吁,那是什么?她沒有眼花看錯吧?
宋岑月看到小玉石又有了變化,小玉石里面竟出現了自己開著的這輛車的影子。
為什么會出現這輛車的影子?難道是因為剛才吸了這輛車的油?
神奇、魔幻,令人費解的事還沒有結束,還在繼續發生,宋岑月竟看到小玉石竟又射出了光,這次的光和先前不同,不是全身閃光,而是單獨射出一束。
射出的光束照在了南邊,南邊半空中竟出現了電影屏幕一樣的東西,屏幕里竟出現了她開著的這輛小汽車的全身圖,然后就是這輛小汽車的內部構部,還有每個構造的介紹,隨后還出現了每個零件的介紹,就像在放這輛車詳細的電影介紹一樣。。
宋岑月驚訝極了,這是怎么回事?
沒有人回答她,只是電影屏幕一樣的東西,繼續放著東西,介紹完所有的零件后,“電影”并沒有結束,而是出現了新的內容,這次出現的竟然是這輛汽車的生產過程。
要制造一輛汽車,最開始要先設計出汽車,電影屏幕里出現了這輛汽車的設計圖紙,圖紙畫完后,就是制作模型。
宋岑月知道做模型是為了能直觀看到車身是否符合設計理念,若發現不合理念的地方又重新對草圖進行修改。
但她還從來沒有見過怎么制作模型,也不會制作模型,但她知道制作車子的模型,一般是制作成油泥模型。而油泥模型與真車的比例為1:5,因此又稱1:5油泥模型。
但這次在電影里,她看到了怎么制作油泥模型。
制作完油泥模型,對油泥模型進行評估后沒有問題,就可以制作樣車了,電影里出現了制作樣車的畫面。
宋岑月也是第一次見制作樣車,一輛車的生產過程是極其復雜的,所以這個時候能造車的國家算是少的,到了現代也不多。
但偏偏汽車是很貴,很賺錢的,現代某德和某日能那么富,就是因為造車,這兩個國家的車在全世界都很受歡迎,賣得很好。
國內這個時候已經能造車了,但質量沒法跟國外的比,外形上也沒有國外的好看,最重要的產能很低,一年造不出多少輛車,賣得很貴,但比起國外的車還算是便宜,可是對一個普通工人一個月收入才三十塊的國內來說,完全是天價。
所以國內能買得起汽車的,都是單位,私人根本買不起。
如果不是后來搞改革開放,讓國內的經濟狂漲,民眾的收入翻了很多倍,國內的民眾一輩子都買不起汽車,根本不可能出現現代國內有幾億輛汽車,很多家庭都有汽車,甚至一個家庭能有好幾輛汽車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