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src=
"htt:
3-readg-sign.fqnoveli
ovel-ic-r
b0756dae87d1e68a7b33af84fd00b1~tlv-noo.jeg?lk3s=8d963091&a;x-exires=1836825544&a;x-signature=cbvq6c9vliwwge0qj0baod2uu6u%3d
"ig-width=
"1400
"ig-height=
"932
"alt=
"
"dia-idx=
"1
"
(大業十五年天下勢力圖)
自從大業七年,“知世郎”王薄在長白山揭竿而起,河北便成為天下反隋的中心,各路大大小小的義軍最多時竟有上百支之多。
經過朝廷多年的圍剿,以及這些義軍之間為了爭奪地盤和人口相互廝殺和吞并,最終只剩下了竇建德、魏刀兒、徐圓朗和高開道四家勢力,其中尤以竇建德最為勢大。
雖說秦昇此次北上是打著討伐羅藝這個大隋叛臣的名號,可還是引起了河北另外幾家勢力的不安,其中又以竇建德為甚。
原因很簡單,就是秦昇率軍北上涿郡,很有可能會途經他們的地盤。
因為如何應對隋軍北上之事,夏軍內部爭論得不可開交。
大多數將領都忌憚秦昇的威名,認為他們夏軍應該主動讓出一條路,放秦昇率軍北上討伐羅藝,以免惹怒秦昇,引火燒身。
可竇建德的謀士內史侍郎孔德紹卻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在他看來,若是他們夏軍放任隋軍北上,一旦秦昇剿滅了羅藝,很有可能下一個目標就是他們和高開道,以徹底平定河北。
假道伐虢,不可不防。
另一位謀士國子祭酒凌敬同樣贊成孔德紹的看法,不過他認為若是不放隋軍過境,很有可能會轉而讓秦昇將矛頭對準他們,從而引來隋軍的大舉討伐。
因此,他提出的計策是他們夏軍不妨先放秦昇率隋軍北上,然后再派兵截斷他們的后路和糧道,同時聯絡羅藝、高開道、徐圓朗和魏刀兒四家勢力,以及從關中趕來的唐軍,一起聯手消滅秦昇率領的隋軍。
凌敬的計策無疑讓竇建德大為心動。
在他看來,當初天下義軍以李密的瓦崗軍最為勢大,可秦昇僅用了不到半年時間就剿滅了瓦崗軍,將中原之地重新納入朝廷的統治之下。
他們夏軍實力不如瓦崗軍,以他們一家之力,很難抗衡得了秦昇麾下的精兵強將。
可若是合六家之力對付秦昇,鹿死誰手可就尚未可知了。
不過他卻沒有急著表態,而是看向一直沉默不語的納言宋正本,想要聽聽這個謀主的看法。
宋正本感受到了竇建德的目光,略一沉吟,便緩緩開口說道:
“凌祭酒的計策固然不錯,只是恐怕很難讓秦昇中計。”
“宋納言此言未免太過絕對了吧,你與秦昇素昧平生,并不了解他的為人,如何知道他就不會中我之計。”
聽到宋正本反對自己的計策,凌敬面上自然有些掛不住,卻還是強忍著心中的惱怒反問宋正本。
面對凌敬的反問,宋正本只是淡淡一笑:
“凌祭酒,雖說我與秦昇素昧平生,不太了解他的為人,但李密卻是以足智多謀著稱。
想當年,李密可以在大海寺一戰中,設計伏殺張須陀,可在與秦昇的對決中,卻從未讓秦昇吃過哪怕一次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