況且他們之中的絕大多數人都是抱著劫掠財物和擄掠女人的想法才率領部族跟著頡利可汗南下,自然不希望他們本族的勇士白白倒在古北口關下,至死不能踏入河北一步。
看著這些將領和首領一個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就是無人自告奮勇主動請纓去攻打古北口,頡利可汗也不氣惱,只是靜靜補充了一句:
“我知道攻打關隘必然會有傷亡,但我絕不會虧待攻下古北口的部族。
不論最后是哪一個部族去攻打古北口,只要他們能殺死一名隋軍,我便賞給他們五頭羊。
若是殺死一名伍長以上的軍官,我便賞給他們十頭羊。
若是殺死一名郎將以上的將領,我便賞給他們五十頭羊。
若是誰能殺掉古北口的守將,助大軍奪取古北口,我不僅賞給他五百頭羊,還要封他做萬夫長!”
事實證明,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不僅僅適用于中原的漢人,同樣適用于草原上的諸多部族。
當聽到頡利可汗開出的厚賞,帳內的不少將領和首領都不由面露難以抑制的貪婪之色,顯然對此很是心動。
畢竟雖說古北口易守難攻,但關上只有區區五千守軍,他們若是出動五六倍的兵馬,就不信還拿不下一個小小的古北口。
頡利可汗看在眼里,心中不由一陣得意。
作為他們的可汗,他太清楚開出什么樣的條件可以驅策這些人為自已賣命了。
不過他也知道古北口易守難攻,因此并不想在這里折損太多他們突厥的勇士,便看向其他非突厥部族的首領,目光很快落到了契苾首領哥愣和薛延陀首領乙失缽身上。
薛延陀是鐵勒諸部之一,因最初與薛族雜居,后又滅并延陀族,故而得名薛延陀。
在草原諸部中,薛延陀的風俗、文化和官制是與突厥最為相近的,因此薛延陀人天然親近和臣屬他們突厥人。
但頡利可汗的兄長處羅可汗在位時,因為對鐵勒諸部橫征暴斂,激起了不少鐵勒部落的不滿。
可處羅可汗不僅沒有加以安撫,反而誅殺對他心懷不滿的鐵勒酋長一百多人。
最終鐵勒諸部忍無可忍,武力反叛處羅可汗,共推契苾首領哥愣為易莫真莫賀可汗,薛延陀首領乙失缽為小可汗,打算從此轉投西突厥。
好在此時處羅可汗因疽瘡發作而死,即位的頡利可汗為了穩固自已的可汗之位,不斷派人去安撫鐵勒諸部,最終說服他們放棄了轉投西突厥的想法。
至此,鐵勒諸部反叛之事表面上看得到了圓滿解決,卻最終成為了頡利可汗心中的一根刺,使他意識到了鐵勒諸部尤其是契苾和薛延陀最是靠不住。
如今借著南下河北的機會,正好好好敲打和打壓他們一番,讓他們知道誰才是草原上真正的主人。
“哥愣酋長,乙失缽酋長,你們鐵勒人號稱是大草原上的雄鷹,不如就由你們兩部攻打古北口,為大軍打通南下之路吧。”
哥愣和乙失缽相互看了一眼,心中暗暗盤算了一番,最終還是一齊將右手按在心口,躬身回道:
“愿為可汗效力!”
他們心中何嘗猜不到頡利可汗是想讓他們鐵勒人去跟古北口上的隋軍血拼,好借隋軍之手削弱他們。
可作為草原聯軍的一份子,他們根本就沒有任何拒絕的理由,只能硬著頭皮上了。
但好在他們兩個部族的兵力加起來超過三萬人,六倍的兵力就不信還攻不下一個小小的古北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