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突厥大軍南下之前,頡利可汗特意留下了五千兵馬守古北口,以免他們大軍的后路被斷。
同時,他還下令在古北口附近臨時興建了一座羊馬城,用來安置隨大軍南下的幾十萬頭牛羊。
這就是他們這些草原民族的作戰方式,他們不需要跟漢人軍隊一樣打仗時需要征發大量民夫運送糧草,很多時候往往路上損耗的糧草比最終送達的糧草還要多。
他們只需要驅趕大量的牛、羊、馬等牲畜隨軍行動,便可解決大軍的糧草補給問題。
因為羊可以提供大量的肉、奶和皮毛,牛不僅可以食用,也是很好的運輸工具,而馬就更不用說了,隨時可以用來替換那些剛下戰場的戰馬,使突厥士兵始終可以騎著精力充沛斗志昂揚的戰馬沖鋒陷陣。
有了羊馬城中這些牲畜的存在,足以支撐十幾萬突厥大軍連續幾個月的作戰。
正是因為羊馬城對突厥大軍的重要性,頡利可汗同樣留下了五千兵馬來守衛這里,與十幾里外的古北口遙相呼應。
如此一來,若是古北口有事,羊馬城的兵馬可以迅速趕去支援。
反過來,若是有人襲擊羊馬城,古北口那邊同樣可以快速出兵相助。
頡利可汗相信,自已如此安排,足以保證古北口和羊馬城的萬無一失。
只不過對于羊馬城的突厥人來說,與其關心會不會有敵軍來襲擊羊馬城,倒不如好好關心羊馬城中那些牲畜的健康。
因為一旦某些牲畜染上了疫病,很快便會傳染給其他牲畜,最終導致羊馬城中牛羊馬全都身患疫病而死。
因此,如何照顧好這些牲畜,就成了牛馬城的重中之重。
畢竟若是因為他們的照顧不周,導致羊馬城的牛羊馬成批成批患病而死,最終壞了可汗的圖謀中原大事,誰都擔待不起。
但羊馬城中的突厥人不知道的是,就在他們小心翼翼照顧著城中的牛羊馬之時,附近燕山的崇山峻嶺中已經有不少人盯上了這幾十萬頭牲畜。
他們便是之前一夜之間從古北口撤退得無影無蹤的四千九百多北府軍。
當初他們一夜之間消失得無影無蹤,突厥人都以為他們是撤退到附近其他城池去了,卻不知他們一直沒有走遠,只是藏匿到了附近燕山山脈的崇山峻嶺之中。
頡利可汗急于率領大軍南下攻打薊城,根本顧不上派兵去搜尋他們的蹤跡,更想不到對方會跟自已玩一手燈下黑。
而他們之所以躲在古北口附近的山林中,就是遵從秦昇之前交待給他們的命令,尋找機會重新奪回古北口,徹底斷了突厥人的后路,從而對十幾萬突厥人實現關門打狗。
作為一名降將,能得到他們大將軍如此委以重任,張金樹很難不為之動容。
自從躲進了燕山的山林之后,他便無時無刻不在謀劃著要如何重奪回古北口。
他知道頡利可汗在古北口和羊馬城都留下了五千兵馬,以此來相互策應。
一旦他率軍攻打古北口,羊馬城中的守軍必定會趕來支援,到那時他們腹背受敵,即使北府兵再勇猛兇悍,也很難抵御得了突厥兵的內外夾擊,反而白白斷送了這些英勇將士的性命。
因此,他只能將主意打到羊馬城這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