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頡利可汗率十余萬鐵騎兵臨薊城,便派大軍對薊城發動了數次強攻,意圖一舉攻下薊城,親手斬殺秦昇。
可秦昇早在突厥人南下之前便命征伐大量民夫重新修繕過城池,就本就固若金湯的薊城修得堪稱銅墻鐵壁,根本不給突厥人半點機會。
除此之外,他還在城中囤積了充足的糧食,以及弓箭、礌石、滾木、桐油這些守城利器,徹底解決了城中守軍的后顧之憂,使每一位將士都能全力以赴去抵御來犯之敵。
而城中的百姓也很清楚,一旦薊城失守,突厥人殺入城內,等待他們的將是滅頂之災,為了守護自已的家園和妻兒老小,不少青壯紛紛自發去協助城中將士去守城,發誓絕不讓突厥人踏入薊城一步。
在城中軍民齊心協力的拼死抵抗下,一次又一次擊退了突厥大軍的進攻,反而讓突厥人折損了大量兵馬,已經有兩萬多人命喪薊城下,傷者更是不計其數。
面對如此慘重的傷亡,不少突厥將領和部族首領都有些坐不住了,畢竟若是再這么打下去,即使最終攻下了薊城,傷亡也不是他們所能承受的。
畢竟在他們大草原上,對于絕大多數的部族而言,最寶貴的東西從來都不是牛羊馬這些牲畜,而是部族里面的青壯。
一旦這些青壯都戰死在薊城,等待他們部族的命運就只有滅亡了。
他們追隨頡利可汗南下河北是為了劫掠財物和女人,可不是為了跟他在薊城死磕,如今眼看自已部族的人在強攻薊城的過程中死傷如此慘重,心中自然不免打起了退堂鼓。
這日,就在頡利可汗一個人在汗帳內苦苦思索破城之策時,門外卻響起一陣激烈的爭吵聲,似乎是有人大聲嚷嚷著要見自已,卻被守在帳外的可汗親衛給攔住了,雙方便爭執了起來。
雖然隔著汗帳,但頡利可汗卻還是聽出了那個大聲嚷嚷的聲音正是回紇首領藥羅葛菩薩,心情就不由一陣浮躁。
他不用見這個菩薩也知道對方的來意,無非就是勸自已盡快下令撤兵,以免造成更大的傷亡。
雖說菩薩說得好聽,說薊城的隋軍早有準備,因此想要攻下薊城絕非易事,還不如暫且撤軍退回漠北,好好休養生息幾年,待恢復了元氣再重新率大軍南下也不遲。
雖然從表面上看菩薩說得不無道理,但頡利可汗心中清楚,他此次率二十萬大軍南下河北,不僅沒有掠奪到多少財物,還搭上了大量草原勇士的性命,若是就此撤軍,他這個可汗的威信將就此蕩然無存,從今往后不會再有多少人繼續擁護和支持他,等待他的結局就只剩下死亡了,而且還是最慘烈的死法。
因此,在攻破薊城之前,他是絕無可能下令撤軍的。
如今的他,就如同一個已經徹底輸紅眼的賭徒,若是繼續下注還有翻盤的機會,可若是就此收手可就意味著之前輸掉的錢血本無歸了。
因此,哪怕大軍的傷亡再慘重,他都要咬牙堅持下去。
況且,在他看來,如今城內的隋軍處境也好不到哪里去,只要他們再攻打幾次,薊城必破。
想到此處,他看了一眼門外的方向,還是決定不見這個菩薩,以免給自已添堵。
他本以為菩薩跟自已的親衛爭執過一陣,見無法說法親衛放他進入汗帳便會自行離去。
可他還是小看了菩薩的堅持,他見親衛不肯通融放行,不僅沒有離去,反而叫嚷得越發大聲了,甚至隔著汗帳沖里面大聲叫嚷道:
“可汗,可汗,你先讓我進去,我有很重要的話要跟你說。”
眼見菩薩今日不見到自已是不會罷休了,頡利可汗無奈,只得下令讓親衛放菩薩進汗帳見自已。
而菩薩一進入汗帳,開口的第一句話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