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郭子和的話,張亮未置可否,反而問了他一個風馬牛不相及的問題:
“郭公可知我張亮這輩子做得最正確的一件事是什么嗎?”
郭子和雖然不知道他為何會有此一問,卻還是笑呵呵說道:
“愿聞其詳!”
張亮迎視著郭子和的目光,同樣一字一句道:
“我張亮這輩子做得最正確的一件事,就是沒有追隨魏公去長安。”
聽到“魏公”兩個字,郭子和身體不由微微一震。
他聽出了張亮的言外之意,無非是在告訴他,唐朝現在開出的條件再優厚,將來都有翻臉不認人的可能,李密就是最好的前車之鑒。
似乎是覺得光是李密一個人分量還不夠,張亮又繼續說道:
“前些日子牛進達李君羨郭孝恪這些人不是反出長安跑來河北投奔我們大將軍嗎?羅成便跑去問他們自已父親羅藝的近況,卻被告知如今羅藝雖然頂著一個燕郡王的頭銜,看似風光,卻一直得不到李淵的起用,只能天天在府上閉門不出,平時就以釣魚為樂。”
聽張亮說到羅藝如今的處境,郭子和的降唐之心越發淡了。
如果這個張亮所言非虛的話,唐朝這種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的做派,還真不值得他們兄弟四人歸降。
畢竟自已將來一旦沒有了利用價值,下場只會是第二個羅藝,甚至還不如羅藝。
可他還是有些不甘心問道:
“可我若是歸降朝廷,你們大將軍就保奏我做一個小小的上谷郡太守,未免太看不起我郭子和了吧。”
張亮聽完忍不住冷笑一聲:
“郭公可別忘了,雖說你沒勾結突厥人禍害過榆林郡的百姓,但你曾經投靠過突厥人也是鐵一般的事實。
我們大將軍能說服陛下,讓他對你們過去曾投靠突厥人之事既往不咎,已經是他和朝廷能給予郭公的最高恩典了。
至于說為何要讓郭公去出任上谷郡太守,又何嘗不是對郭公的一種保護呢!
否則一旦讓郭公入朝為官,難保陛下哪天不會找郭公秋后算賬。
只要在河北道為官,大將軍才有可能護得你們四兄弟周全!”
聽張亮說完,郭子和一時陷入了長久的沉默,目光也不由變得糾結起來。
不知過了多久,他才重新看向張亮,用沒有任何感情的語氣反問道:
“若是我不降隋,我的四弟郭子升是不是就要沒命了。”
“郭公未免太小瞧我們大將軍了。”
張亮聞言不由冷冷一笑:
“說句不好聽的,以我們大將軍的實力,若是他要攻打榆林郡,郭公根本沒有任何勝的可能。
既然如此,他又何必用郭公的四弟威脅郭公,反而墜了他自已的威名呢!”
雖說張亮的話很是狂妄,可郭子和卻不敢有任何懷疑。
因為突厥人就是最好的前車之鑒,說好二十五萬大軍南下劫掠中原,沒想到卻在河北吃了敗仗,連老巢王庭都被隋軍一把火燒了個一干二凈。
自已作為侍奉突厥人的附庸,就更不可能擋得住秦昇統帥的隋軍了。
想到這里,他不再猶豫,當即重重點了點頭道:
“好,麻煩張尚書回去答復秦大將軍,就說我郭子和愿意歸降大隋!”
似乎是怕這么做還不足以表現自已降隋的誠意,便又繼續補充了一句:
“為表誠意,我可以將榆林城中的唐軍使者交給貴使帶回去,任由秦大將軍處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