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也很簡單,因為在歷史上,李世民一輩子就殺過三個功臣,分別是李君羨,侯君集和眼前的張亮。
如果說李君羨是被冤殺的,那侯君集和張亮就死得一點都不冤枉。
尤其是張亮,因為假子之一的公孫節說了一句讖語:“弓長之主當別都”,便生出了不臣之心,只因為弓長是他的姓氏,他任職的相州又是北齊的舊都(相州州治是鄴城)。
最終,因為被人告發私養假子五百人,蓄意謀反,張亮落得了一個被斬首抄家的下場。
因為知道歷史上的張亮是一個什么樣的人,秦昇本來對他并沒有什么好感,更沒有想過要將他招攬到麾下。
可偏偏造化弄人,瓦崗軍敗亡之后,張亮沒有跟其他瓦崗舊部一樣跑去長安投奔李密,反而跑去投奔了以前的上司徐世勣。
徐世勣顧念昔日舊情,又將他推薦給了秦昇。
秦昇不好駁徐世勣的面子,只能留用了張亮。
好在秦昇知道歷史上的張亮既然能夠名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還是有些真本事的,只要自已給他一個機會,張亮也能在自已手下大放異彩。
更何況,歷史上的張亮前期表現還是相當不錯的,只是他發達之后就拋棄了結發妻子,轉而娶了生性淫蕩而驕橫的李氏,讓張亮對他又寵愛又懼怕。
李氏與人私通,張亮發現以后不僅沒有休了李氏,反而將與李氏私通之人收為養子。
除此之外,李氏還喜歡巫蠱左道,喜歡結交術士,在她的影響下,張亮也漸漸迷信上了這些讖緯之說,最終因為假子之一的公孫節一句不靠譜的所謂讖語丟了性命。
好在現在張亮還沒發達,自然沒有做出拋棄發妻娶李氏的蠢事,至少還有得救。
只是當聽到張亮主動請纓要率五千精兵去攻打五原郡,秦昇還是忍不住暗暗搖了搖頭。
因為作為一個穿越者,他很清楚自已手下每一個人的優缺點。
張亮有本事不假,但他最大的問題就是生性怯懦,沒有將帥之才。
歷史上在貞觀十九年的時候,張亮奉旨率軍從東萊渡海至遼東征伐高句麗,攻陷了卑沙城,隨后屯兵于建安城下。
只是唐軍的營寨還沒有扎好,高句麗大軍就沖殺過來劫營。
聽到高句麗人來劫營,張亮嚇得癱坐在胡床上,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可其他將士看在眼里,反而認為張亮是臨危不懼,士氣反而隨之提振了不少。
副將張金樹抓住機會,率領營中將士奮起反擊,竟大破來襲的高句麗人。
李世民得知此事后,雖說沒有治張亮的罪,但他也知道張亮不是將帥之才,從此不再讓張亮領兵打仗。
顯然如今的張亮并不清楚自已幾斤幾兩,因為立功心切,竟然想要帶兵去攻打五原郡。
既然歷史上的李世民已經幫自已踩過坑了,秦昇自然不會犯同樣的錯誤,讓張亮去領兵作戰了。
只是有些真話不能說,因此秦昇便笑了笑道:
“你開口晚了,我之前已經決定派李靖率軍去攻打五原郡了。”
眼見張亮眼中難掩失望之色,秦昇又笑了笑道:
“只是這一仗也不是非打不可,你去一趟五原郡,見見這個張長遜,若是能說服他獻城投降,我記你首功。”
聽到只要能勸降張長遜便可得到了首功,張亮忍不住喜笑顏開,只是隨后又想到了什么,忍不住嘆了一口氣道:
“可如今張長遜的兒子張孝謨在長安為官,有這層關系在,只怕很難說服得了張長遜獻城投降。”
秦昇自然早就想到了這一點,嘴角不由勾起一絲奇怪的笑容:
“你明日就動身前往五原郡吧,說不定這個張孝謨比你還要先到五原郡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