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方才封德彝的那句“更讓其他宵小有機可乘”提醒了他,讓他意識到并不是只有他一個人有資格繼承大統。
他那個手握重兵又野心勃勃的二弟李世民,可是一直對皇位虎視眈眈呢。
若是自己不搶先一步登基稱帝,一旦父皇成為活死人的消息傳到成都,哪怕他二弟自己暫時沒有稱帝之心,可他身邊那些一個個不甘居于人下的謀士和武將一樣會慫恿他稱帝的。
一旦二弟李世民搶先一步在成都登基稱帝,自己將陷入兩難的境地。
若是他也緊隨其后跟著登基稱帝,只會讓大唐進一步分裂,出現三帝并立的局面,淪為天下人的笑柄。
相反,若是他搶先一步以太子的身份繼承大統,二弟李世民若是再在成都稱帝,便是在謀朝篡位,不得人心。
雖然最終結果都是一樣,但很顯然人心將在自己這一邊。
若是二弟迫于大勢,不得不對自己這個皇兄上表稱臣,那無疑是最完美的結果。
因此怎么看,自己這個大唐太子都應該搶在二弟李世民之前登基稱帝。
想到此處,李建成便漸漸堅定了決心。
只是有些話不能說得太直白,他當即站起身,憤憤然道:
“如今本宮的父皇遭此厄運,本宮作為人子早就已經方寸大亂,焉有心思考慮繼承大統之事,此事休得再提,否則別怪本宮翻臉。”
說罷,他便當場起身拂袖而去。
封德彝和裴寂見狀不僅沒有追上去,反而相互交換了一下眼神,皆看出了對方眼中的一抹深意。
太子殿下說他此刻方寸大亂,沒有心思考慮繼承大統之事,那他們這些臣子等他方寸不亂之時再聯名勸進不就好了。
……
唐武德四年七月底,唐帝李淵突染惡疾,自此一病不起,太子李建成在隨行南下的一眾大臣的一再勸進下,最終在李淵的病榻前繼承了大統。
不久之后,他在劍門關正式即皇帝位,改元延德,尊其父李淵為太上皇,尊其母竇皇后為太穆太后。
不久之后,他又正式下旨封封德彝為門下侍中,裴寂為中書令,作為對他們擁立有功的獎賞。
至于尚書令一職,則繼續由其二弟秦王李世民擔任,總領六部。
除此之外,他還加封二弟李世民為天策上將軍,命其在成都開府,統領大唐兵馬。
在旁人看來,新天子對自己的這個二弟可謂是仁至義盡了。
一時間,天下人都將目光投向了成都,想看看這位手握重兵的秦王殿下如何抉擇。
畢竟,在短短一個月不到的時間里,大唐就出現了兩位皇帝,如果秦王李世民再在成都稱帝,那大唐可就同時擁有三個皇帝,出現三帝并立的奇觀了。
對此,天下人拭目以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