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已經說到這個份上,長孫無忌也不好再固執己見,只能無奈告罪道:
“屬下明白了,還是殿下深謀遠慮,是屬下欠缺考慮了。”
李世民輕輕點了點頭,隨后看向一旁默然不語的房玄齡,沉聲吩咐道:
“玄齡,你替我起草一份賀表,就說我李世民愿為新君效力,匡扶大唐的江山社稷。”
“喏!”
房玄齡默默點頭應喏一聲,沒有多言。
隨后,李世民看向一旁的大將侯君集和王君廓,沉聲吩咐道:
“侯將軍,王將軍,你二人各率兩萬兵馬北上關中,務必要拿下長安,擒獲李元吉和宋金剛這兩個逆賊。”
說到此處,他又想了想,不忘叮囑他們二人道:
“宋金剛此人雖然出身草莽,但絕非有勇無謀的莽夫,相反,此人頗有謀略,你們二人對上他一定要慎之又慎,絕不可輕敵,以免中了他的奸計,到頭來反而吃了敗仗。”
當初在河東之時,李世民便看出了宋金剛的不簡單,也知道他有多不好對付。
本來保險起見,他應該親自出馬去對付他,但他更擔心秦昇會趁他不在蜀地坐鎮之時出兵巴蜀,到那時他即便是滅了宋金剛,奪回了關中,蜀地也會輪到隋朝手中,可謂是得不償失。
因此,經過再三考慮,他還是決定派侯君集和王君廓北上討伐宋金剛,自己則繼續坐鎮蜀地,力保蜀地不失。
唐武德四年七月,秦王李世民對自己即位不久的皇兄李建成上表稱臣,避免了大唐的進一步分裂,大唐臣民紛紛盛贊秦王的深明大義。
……
當唐朝最近發生的一系列事件先后傳到秦昇耳中之時,他終于明白什么叫“壞人絞盡腦汁,不如蠢人靈機一動”。
他本意只是趁著李淵不在關中,讓獨孤懷恩出面擁立李元吉在長安登基,讓關中發生內亂,好讓他們隋軍有機可乘,甚至有機會兵不血刃奪取關中,收復長安。
可他萬萬沒想到,蠢了一輩子的李元吉這次竟然超常發揮了,找來了宋金剛這個幫手,真在長安順利登基稱帝了。
他更沒想到的是,因為李元吉的登基稱帝,竟然把李淵當場氣成了植物人,讓李建成有機會在劍門關登基稱帝,使唐朝陷入了雙帝并立的分裂局面。
唯一遺憾的是李世民一如既往保持了清醒,沒有跟著在成都登基稱帝,沒有讓唐朝進一步分裂。
不過如今的局面,已經遠遠超過了他和一眾謀士將領最初的預期。
李君羨這些跟李元吉有仇的瓦崗舊將紛紛勸說秦昇趁此機會發兵關中。
因為在他們看來,李元吉此人不得人心,只要大隋王師一到,關中軍民必然簞食壺漿以迎王師,大隋便可兵不血刃奪取關中。
可秦昇對此卻另有想法,不僅沒打算出兵關中,反而命徐世勣秘密前往荊襄,隨時準備率荊襄的五萬精兵攻入巴蜀。
因為他知道,李元吉這種蠢人不可能駕馭得了宋金剛這種野心勃勃之人。
因此與其現在派兵去關中跟宋金剛血戰,還不如暫時不動關中。
一旦沒了外部壓力,宋金剛跟李元吉很有可能就開始狗咬狗了,自己就等著看好戲吧。
至于派徐世勣去荊襄,是因為以他對宋金剛的了解,侯君集和王君廓二人未必是他的對手。
一旦侯君集和王君廓前線失利,李世民唯有親自出馬了。
一旦李世民不在蜀中,徐世勣出兵攻打蜀地的時機也就到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