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那大姨就想讓我留意一下,有沒有那品貌出眾的后生,最好是讀書識字的。”
“這小河村,李青松應該算是頂好頂合適的了!”
這一番話合情合理,婦人這下放心了。
她搖動著撥浪鼓逗弄著懷里的孩子,一邊呵呵笑道:“李青松啊,那人是驢子拉屎表面光!勸你還是多問問,莫要把你妹子推進坑里!”
顧洲遠眼睛一亮,從筐里拿出一小塊飴糖(麥芽糖),給婦人懷里的孩子。
“哦?大嫂能不能細說說,到底怎么一回事兒?”顧洲遠道。
婦人左右看了看沒人,壓低聲音道:“那李青松他爹是個老童生,在縣里給人當賬房先生,在村子里那是鼻孔朝天,誰都看不上!”
“李青松就更不得了了,自認為自己以后是要考上舉人的,平日里拽得跟二五八萬似的!”
顧洲遠疑惑道:“要說讀書人心高氣傲,這也不算啥大毛病吧?”
“啊呀,你聽我說完!”那婦人說到興頭上,被顧洲遠打斷,她還有些不爽。
“他自小覺得自己高人一等,本來就跟你說的一樣,他心氣高,咱不跟他玩兒不就行了?”
“可這家伙卻是個色胚,長到12、3歲就成天想著找媳婦兒,我們村都知道他家雖說有錢,但家里有那一老一少倆貨,姑娘進門日子怕是不好過!”
“村里疼閨女的自然不會推閨女進火坑,可這小子竟偷偷在村里勾搭李栓頭家大丫頭,把人姑娘給嚯嚯了,他爹李長春又嫌人姑娘不夠端莊,說做不了正妻,只能為妾!”
“便著急忙慌找了個媒婆,去隔壁村相了個姑娘,差點兒就成親了,后來被姑娘家兄弟給攪和黃了!”
“喏~”婦人下巴朝一個方向一揚,“李栓頭家就是村尾最破的那間茅草房,后來不知怎的,事情就不了了之了。”
“有傳言說,李長春上門給了一貫錢,連哄帶嚇,擺平了李栓頭一家!”
顧洲遠得了這些消息,給婦人也抓了一大把蜜棗,道了謝,便離開了小河村。
來這一趟得到了幾個關鍵信息:
一是李青松很有可能跟侯公子他們在一個書院讀書。
二是這家伙行為不端,小河村的人好像并不怎么待見他。
三是黃媒婆所說大概是夸大其詞了,造顧招娣的謠,是李青松喝多了說的醉話,小河村人也只當個談資。
不過,不管是這家伙是酒后吹牛還是故意抹黑,確確實實是給顧招娣帶來了不好的影響。
今日媒婆上門就是后遺癥!
這事兒沒完!他心下已有了計較。
“小遠你咋去了那么久?”劉氏站在院門口,老遠看到顧洲遠,便疾步迎了上去。
早上顧洲遠提出要去小河村,她那時也在氣頭上,再加上顧洲遠一再保證,只是去問問情況,她便同意了。
這大半天她坐立難安,一直怕小遠跟人起沖突。
不知來來回回在門口走了多少趟。
這會兒見小遠全須全尾地回來,她這才放下心來。
“山路難走,耽擱了些時間,讓阿娘擔心了。”顧洲遠道。
兩人進了院子。
顧洲遠將他打聽來的消息,撿些緊要的說了。
劉氏氣憤之余又有些慶幸,幸虧招娣沒嫁過去,這家真真是個大火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