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德先生點點頭,這是顯而易見的事情。
莊稼被蝗蟲破壞后,糧食供應短缺,從而引發饑荒。
饑荒使得百姓生活困苦,為了生存,一些人被迫離開家園,便成了流民。
見他表示贊同,顧洲遠接著道:“接下來各縣救災安撫流民的方法,不外乎開倉放糧,設立粥廠,賑濟災民。”
鏡德先生再次點頭。
顧洲遠繼續道:“流民一多,社會秩序容易混亂,盜匪橫行,官府便會加強治安力量,派遣衙役巡邏,打擊犯罪約束流民。”
“這樣有可能會讓民眾對官府的不滿情緒增加,甚至可能引發流民暴亂。”
顧洲遠洋洋灑灑把災后流民的幾大風險全都說了出來。
鏡德先生覺得他說的很對,但卻不知道這跟之前的話題有什么關聯。
顧洲遠又撒了一把菜葉子喂鵝,不疾不徐道:“常平倉、義倉儲備的糧食到底有限,這次的蝗災是長時間、大范圍的饑荒,如果只是一味放糧施粥,糧倉很快就會空虛。”
“而且,長期單純依靠放糧施粥會讓災民產生依賴心理,他們會放棄尋找其他自救的方式。”
話說到這里,再聯系到顧洲遠之前說的興修水利的事情,鏡德先生心里已經有了個模糊的想法。
他試探著開口:“莫非,顧小兄想說的是,讓這些流民來出工興修水利?”
“沒錯,”顧洲遠轉過頭來,“我把這種方法叫做以工代賑。”
鏡德先生精神一振:“還請小兄詳細道來。”
顧洲遠把前世了解的那些以工代賑的東西一股腦倒了出來。
什么促進基礎設施建設,刺激經濟復蘇,維護社會秩序穩定,增強災民自救能力,減輕災民心理負擔,通通說了一遍。
這里就不再過多贅述了,要是詳細寫來,估計能寫10章。
鏡德先生眼睛越來越亮,看向顧洲遠的眼神,就像是在看一件稀世珍寶。
顧洲遠想了想又道:“單單是朝廷出手還不夠,還可以鼓勵民間鄉紳富戶出錢出力。”
“饑歲荒年,人力成本不高,這個時候雇人翻修房屋,興建園林,必能用最少的錢辦最好的事情。”
“除了有利可圖,還可以許其以名,由鄉紳富戶出資修橋鋪路,翻修寺廟,官府將授予這些人各種名譽稱號,再由民間立功德碑,把這些人的大名都刻印在上面,供后人觀摩敬仰。”
“這樣一來,名利雙管齊下,總有一款會擊中那些富戶的心坎。”
鏡德先生激動不已,誰能想到,這般利國利民的策論,竟是誕生在一個雞鴨舍里。
短短兩天,顧小兄帶給他太多的驚喜。
自己那擬定好的奏疏,已經是一改再改了。
其他的都可以等,蝗災過后的各項救災事項卻是來不及請示了。
他決定吃完這頓飯,便回縣城,讓靖川先行動起來。
還要寫書信給郭安,讓他安排治下的所有縣,全都依照顧洲遠的方法,以工代賑。
“又一條,又一條!”外面響起了四蛋興奮的大喊。
顧洲遠跟鏡德先生全都走了出去。
大熱天的,棚子里養了那么多雞鴨鵝,里面的味道一言難盡。
到外面使勁呼吸了幾口新鮮空氣,就見四蛋把一條鯽魚握在手里,朝著侯岳跟蘇沐風得意而又猖狂地笑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