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我記下了。”侯縣令點頭,“還有呢?”
“我這邊有兩個藥方,縣令大人可以推廣下去。”
顧洲遠掏出事先寫好的方子,放在了桌子上。
侯縣令一把搶過方子,細細看了起來。
“麻黃湯:麻黃三兩(去節)、桂枝二兩(去皮)、杏仁七十個(去皮尖)、甘草一兩(炙)。”
“桂枝湯:桂枝三兩(去皮)、芍藥三兩、生姜三兩(切)、大棗、甘草二兩(炙)。”
侯縣令把方子讀了一遍,他眉頭微蹙:“這,這方子不知是哪位藥堂的大夫給開的?”
他雖然沒有學過醫,但是這方子上的藥材他都是知曉的。
因為方子上的這些藥都是很平常的草藥,甚至還有杏仁跟大棗。
這般普通的藥,能跟兇名赫赫的瘟疫相抗衡嗎?
他表示懷疑。
“這藥方是我從書上看來的古方,在村子里已經試過了,效果挺不錯的。”顧洲遠開口道。
聽到顧洲遠這樣說,侯縣令立刻就高興起來。
既然顧小先生都打了包票,他自然是一百個相信。
這個方子好啊,藥材都是平常之物,沒有什么人參犀牛角之類的名貴藥材。
這樣的藥方,在災年才能惠及萬民。
其實瘟疫之所以會死那么多人,跟藥材緊缺也有關系。
青田縣擁有連綿的大山,方子上的藥材基本都能在山里采到。
但是大同村的困擾也是青田縣的困擾:當地并不盛產杏跟棗。
藥方里要用到的杏仁跟大棗要從外面采購才行。
不行!他現在就要派人去把市面上的大棗跟杏仁給征收了。
從現在開始,這些東西不再是零嘴,而是救命的藥材。
他起身叫過外面的衙役,簡單說了幾句,那衙役領命而去。
“外面這幫商人比猴還精,有一點風吹草動都就警覺起來,只要讓他們覺得有利可圖,那市面上將很難買到大棗跟杏仁。”
侯縣令坐回自己的椅子上,對著顧洲遠說道。
“好在大棗跟杏仁都是普通吃食,他們估計也不會猜測到跟瘟疫有關聯。”
侯縣令剛剛七上八下的心此時已經重新落回了肚子里。
方子經過驗證確實有用,現在只要不缺藥材,他有把握把這波疫病給控制住。
“顧小先生,我真的不知道該怎樣感謝你,這千千萬萬的百姓都是因你而活,你的功德,說是圣人再世,佛陀臨凡也絲毫不為過。”
他已經記不得這是顧洲遠第幾次出手了。
他迫切想要為顧洲遠做些什么。
可那他已經給郡守大人寫過牒呈,也給朝廷上奏過奏疏。
他在文牒里將顧洲遠所做的事情,一五一十上報了。
沒有夸大其詞,也沒有歌功頌德。
只實話實說,那滿紙的功德便已經快要漫溢出來。
可他上報的速度遠遠跟不上顧洲遠又立新功的速度。
后來鏡德先生接手了為顧洲遠請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