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聽一年只要500文錢的束脩,眾人一陣騷動。
500文錢就能上學,這要是擱以前,他們還真不一定舍得。
或者說有些人家根本就拿不出這么多錢,每年拼盡全力,能活下去就算不錯了。
省吃儉用積攢的那些錢,要留作孩子將來蓋房子娶媳婦,留作生病時請大夫抓藥。
可現在不一樣了,他們都有正經工作。
這500文,也就是工坊里半個多月的工錢,他們能給得起。
顧里正滿面紅光,大同村要是有了學堂,那可是是件了不得的大事。
村子里上百戶人家,保不齊里面就會出兩個好苗子。
將來村子里走出去的讀書人,都是大同村的榮光。
他也不跟其他族長商議了,直接站出來大聲開口道:“辦學堂是大事,關系到我們整個大同村的以后,絕不只是小遠一個人的事。”
“我宣布,大同村每家每戶都要出一個人來幫忙蓋學堂,可別提什么工錢,小遠出了大頭,咱也能出一把子力氣,大家伙說是不是?”
最后一句,顧里正聲音陡然拔高。
“是!”一眾漢子全都大聲應和。
顧里正這才朝著旁邊的各家族長道:“你們也都回去組織一下人手,每家都要出一個人干活,不管他家孩子要不要讀書,也不管他們家有沒有孩子,每家一個人,這是我下的死命令。”
這般如征徭役般的強勢命令,顧里正從未下達。
不過眾位族長也都理解,他們也知道興辦學堂對大同村的意義,這可是影響子孫后代的大好事。
他們全都拍著胸脯表示,保證完成任務。
說做就做,顧洲遠直接從自己的家的地里劃出來一塊,準備建學堂。
買磚是讓大柱帶著上兩個村民,駕著馬車去的窯光鎮。
二柱想去,爭取了半天,顧洲遠還是沒答應。
這貨老是惦記著人家賣磚瓦的少婦老板娘,顧洲遠可不敢放他出去亂搞。
要是弄出了點啥事兒,被逮起來浸豬籠就完犢子了。
工坊里的活兒并沒有什么技術含量,這幾天下來,工人已然都變成了熟手,現在每天的產量都保持在8、900塊。
把手頭的事情安排完,顧洲遠來到鴿舍那邊。
他每天都會來鴿舍看看,看看有沒有人傳信息過來。
今天終于看到了鴿舍外置的籠子里,蹲著一只鴿子。
他心念一動,伸手把鴿子捉住。
難道是趙公子要出獄了?自己要趕緊準備準備。
作為老相識,理應要去送他們一程。
等打開鴿子腳脖子上的信筒,顧洲遠不由一陣失望,原來不是趙公子的消息。
這鴿子是牛埠頭放的,他說從爪哇運貨的商隊回來了。
顧洲遠那一點點小失落立刻就煙消云散。
這可是專門為黃花梨木跟棕櫚油開辟的新線路,不用想,這回的木頭也比上回在碼頭的要多的多。
現在商城幣有肥皂工坊支撐,能夠源源不斷地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