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洲遠苦著臉,無奈道:“我現在只想努力掙錢,暫時沒考慮成家的事情。”
“你這孩子!”顧老太太嗔道,“你現在還缺錢嗎?再說成親也不耽誤你做買賣啊,以后生了孩子阿奶幫你帶!”
“就是,”二柱在一旁咕噥道,“你晚上又不做生意!”
孫氏揚起手作勢要打他,“你給我好好說話!”
顧滿囤呵呵笑道:“二哥,二柱確實也不小了,也該給他說一門親事了。”
顧滿倉聞言也是贊同地點頭,家里人都有所發覺,這小子現在滿腦子都是婆娘,再拖下去怕是要出事。
顧二柱今年也已經17歲了,在農村里著實已經屬于大齡青年。
實在是因為之前家里房子緊張,他跟四柱睡一間房,要是成親了必然是要單獨的房間的。
現在家里有能力蓋新房子,甚至是青磚房。
二柱的心思自然就活泛起來了。
“我娘家有一個侄女,今年16歲,模樣也挺周正的,要不我明兒個就讓我大伯把人給帶來?”
汪氏接過顧招娣送上的冰鎮糖水,朝著孫氏道。
這個侄女不她親侄女,是她堂哥家的二閨女。
自顧洲遠發達以后,她把家里的侄女都捋了一遍,想從中找到合適的人選,跟小遠撮合成一對兒。
可惜沒有年齡合適的,她大哥家大丫頭早就嫁人,小閨女今年才10歲。
只有這個堂哥家的閨女,今年16歲,還未婚配。
可她這個侄女長相只能算周正,皮膚還有點黑。
她估計小遠大概是看不上的。
畢竟村里張春梅長得夠水靈了,張嫂子都差不多上趕著送上門了,小遠都沒應承下來。
有春梅作為標桿,她便也打消了這個念頭。
不僅是她,村里好多人家也都暗自拿自家閨女跟春梅比,而后才消停起來。
春梅自己都不知道,她無形中替顧洲遠當了擋箭牌。
村里有閨女的人家見顧洲遠這條路走不通,便又開始曲線救國,紛紛跟顧得地套近乎。
可顧得地更是油鹽不進,這小子好似對男女之事沒有絲毫興趣,成天就埋頭在田里忙活。
汪氏見侄女雖然不能嫁給顧洲遠家,退而求其次嫁給二柱也不錯。
她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兒,小遠對老宅照顧頗多。
自己沾光,現在小日子也過得美滋滋的。
正所謂肥水不流外人田,二柱娶誰家姑娘都是娶,還不如拉自家侄女過來享福呢!
汪氏小算盤敲得??響,她自認為這事兒由她出面撮合,基本穩了。
卻沒想到顧滿囤第一個跳出來反對。
“你大伯家的?”顧滿囤激動的一下子站起身,“汪白皮家的孫女?我不同意!”
他到死也忘不了,他在汪白皮家學木匠手藝。
汪白皮小兒子汪大慶經常捉弄他,汪白皮也都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有一回汪大慶往他懷里扔洋辣子,他一氣之下動了手,這才成了一個半吊子木匠。
汪氏剛剛所說的那個侄女,應該是白皮大兒子汪大歡家的二閨女。
那汪大歡也不是什么好鳥,平日里對他呼來喝去的當個下人使喚。
汪氏見自家男人竟然拆她的臺,頓時眉毛倒豎,站起身來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