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川此次應對蝗災的一些舉措很是出彩,正所謂好鋼用在刀刃上,皇上把他調到最亂的淮江郡,那也是對他的一種器重!”鏡德先生開口道。
侯縣令忙道:“先生此言真是羞煞我也!這次要不是顧縣子跟先生您鼎力相助,我這縣令怕是都要做到頭了!”
顧洲遠笑道:“侯大人就莫要謙虛了,再好的點子,那也需要一個好的的決策者去全面施行才是。”
“我要是生在淮江郡,說不準早就被人當做眼中釘肉中刺,還哪里能得了朝廷的賞賜?”
他這話說得直白,卻也是實話。
要是碰上一個心思不正的縣令,把他的功勞搶了不說,還可能要構陷罪名,讓他徹底閉嘴也是很有可能的。
鏡德先生也點頭道:“顧小友說得沒錯,此次官升三級,靖川你應是當仁不讓。”
“不過如今淮江郡局勢復雜,各方勢力盤根錯節,靖川你到了那里,可得多留個心眼。”
侯縣令神情一肅,拱手道:“先生放心,我自會小心行事。只是這淮江郡積弊已久,不知先生可有良策?”
鏡德先生捋了捋胡須,思索片刻道:“淮江郡之亂,根源在吏治腐敗、民生艱難。你去了之后,可先整頓吏治,嚴懲貪腐之徒,再興修水利、鼓勵農桑,改善百姓生活。”
侯縣令忙拱手道:“先生所言極是,我記下了!此去淮江郡,我定不負皇上與先生所托!”
“除了我上面說的幾點,”鏡德先生想了想又道,“淮江郡的亂還有相當一部分是因為突厥。”
“突厥人冬天時常會有騎兵扮作馬匪,進入邊境,劫掠物資,靖川你此去,一定要保證自身安全!”
突厥以畜牧業為主,冬季嚴寒會導致牧草短缺,牲畜凍死餓死,生存物資匱乏。
而大乾農耕地區儲存有糧食、布匹等物資,自然會成為其掠奪目標。
所以每年的冬天,都會有突厥人越界到大乾邊境村鎮,通過劫掠來補充過冬必需品。
侯縣令面色也變得嚴肅起來。
突厥以騎兵為核心,兵種精良、機動性極強,戰馬數量龐大,且士兵擅長騎射,作戰風格迅猛。
一直以來,突厥都是大乾的最強勁的對手!
乾國的每一任皇帝,都將滅掉突厥當做畢生最大的事業。
可因為西邊還有吐蕃這個似敵似友的對手在觀望,所以大乾一直沒能舉全國之力,跟突厥決一死戰。
這次聽說大乾皇帝想要跟吐蕃聯姻,就是想要騰出手來,徹底解決突厥這個心腹大患!
“顧縣子的棉花能讓我帶到淮江郡去種植嗎?”侯縣令問道。
淮江郡是苦寒之地,冬天最是難熬,每年都要凍死不少貧苦百姓。
侯大人是個好官,還沒過去任職,便已經開始考慮淮江郡的民生問題了。
如果要是能將棉花推廣種植,那么“饑寒”這重難題,便已經解決了一半!
“這恐怕不行!”顧洲遠搖頭。
侯縣令聞言臉色一變。
棉花這事情他一個月前已經上報給朝廷,卻遲遲沒有收到上面的指示。
他知道要推廣一樣新的農作物,是要經過一層一層考察審批的。
棉花跟木薯不一樣,木薯是大家慣常見到的作物。
只要成功去毒了,老百姓接受起來沒有絲毫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