嬪妃這邊獻完禮,就輪到了公主們。本來應該由最年長的李華媱帶領著妹妹們去跟太后祝壽,不過李華茵等不及了。
“姑姑,華茵也有禮物給皇祖母呢。”李華茵抱著自己的禮盒噠噠噠跑上去,一下子撲到太后腿上,舉著自己的禮物獻寶。
“哎呦,你竟然還親自準備了禮物呢。”臨安公主伸手刮了刮李華茵的鼻子,“快讓我看看我們小華茵準備的是什么禮物竟然讓你這么迫不及待的要給皇祖母看了?”
臨安公主和淑妃是親表姊妹,倆人自小一起長大的情分,李華茵出生后,大半時間都是長在壽康宮中的,幾個公主中只有她同臨安公主感情最深厚,她也更偏疼這個小侄女。
太后也感興趣,這小丫頭又弄了什么花樣兒?
李華茵嘟了嘟嘴,“姑姑,我很用心的好不好。”
臨安好笑道:“好好好,快拿出來我看看是什么稀奇玩意兒。”
李華茵掀開禮盒的蓋子,從里面拿出一卷卷軸,她小心翼翼的展開,“皇祖母,快看,這是我給您繡的孝經,母妃還讓秋露姑姑拿去皇覺寺供奉在佛祖面前呢。”
太后順著李華茵的手看去,只見一塊白布上工工整整的繡滿了小字經文,竟是完整的一篇孝經,難為這孩子了,不過七歲的年紀,筆都拿不穩呢,還能這般耐住性子繡制孝經。
“母后,您不知道,華茵她開始總是繡不好,哭了好幾回。我勸她換一樣禮物,她非說是給您的禮物,必須要心誠,再難也得做出來,就這么硬做,也不知費了我多少絹布才得了這么一卷。”淑妃似是在吐槽李華茵,其實還是在同太后說李華茵為了準備壽禮有多不容易。
果然,“浪費了你多少絹布哀家補給你就是。”說著太后撫著李華茵的腦袋對她道,“好孩子,小小年紀孝心可嘉,哀家甚是欣慰。”
臨安公主對太后說:“母后,華茵可是您看著長大的,這品性只會是出挑的,您瞧瞧,這不就是嘛。”
“哈哈哈,你啊,什么都能讓你說出花來。”太后伸手點了點臨安公主。
貴妃瞧著上頭的李華茵出盡風頭,心中郁郁,若是她的華珍在,恐怕如今站在上面的也有她的孩子。
她垂下眼眸,將心中的思緒壓了下去,轉頭給了李華媱一個眼色。
李華媱笑著起身,“華茵妹妹珠玉在前,我這點兒東西可不敢在皇祖母面前展示了。”
太后笑呵呵的看向下方的李華媱,“華媱可是給祖母準備了什么禮物啊?”
李華媱抿嘴一笑,那模樣像極了貴妃年輕的時候,她走上前將手中的錦盒放到錦秋的手中,“我和駙馬在江南游歷的時候偶遇一古剎,雖不甚出名,但在當地甚是有靈,我們特意給皇祖母求了平安牌,祝愿皇祖母身體康健,壽與山齊,四季常青。”
一番吉祥話讓太后再次開顏,“好好好,錦秋,將這平安牌給哀家掛在床頭,好保佑哀家。”
李華婉看看李華茵又看看李華媱,放在桌下的手不自覺的又攥緊了。
她沒忍住,騰的一下站起身來,在眾人看過來時又迅速的調節好面上的表情。
她這些小動作可瞞不過宮里的老油條們,皇后皺著眉頭,心想母親說的對,華婉是該好好教教規矩了。
其他人雖然也看見了,但面上也都不顯,她不懂規矩頭疼的可是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