嬤嬤不在意地擺擺手,“太后,一條賤命罷了,只是以后不能再伺候太后您了。”
主仆二人相依大半輩子了,彼此都是割舍不下。
但這一次殺了兩個宮女兒,皇帝不會對太后怎么樣,嬤嬤肯定是活不成了。
“太后,抓緊時間吧,估計皇帝馬上就會派人過來了。”
太后立馬親手寫下幾行字在一張小紙上,最后還蓋上了自己大印。
隨即將紙折好,然后貼身藏好。
做完這些,皇太后也是松了一口氣,然后有些傷感地看著嬤嬤。
嬤嬤故作輕松地開口道:“太后為何不向秦王求救,而且為何改變主意,不再與秦王妃……”
“因為哀家突然想起先皇了。”
“別人不知道,但是哀家知道,先皇后來覺得太子不適合做皇帝。”
“可惜,當時的皇子就只有三人,除了太子,就只剩下蘇離和蘇念生。”
“奈何,秦王蘇離文不成武不就,福王蘇念生又以養子之身封王。”
“根本沒有選擇,可憐先皇最后死得不明不白。”
皇太后陷入追憶,眼里帶著哀傷。
可馬上,皇太后的目光再次堅定起來。
“今日秦王看破不說破,叫哀家刮目相看啊。”
“更有著當斷則斷的果敢,他知道多說無益,更看出來,皇帝不會放過哀家了,現在的他沒能力救哀家,也知道強行出頭,只會更糟。”
“不論心智,還是城府,秦王都有帝王的潛質啊。”
“或許當初先皇已經有所察覺,或者有所預感,才留下那道暗旨。”
“冥冥之中自有定數啊!”皇太后似乎已經看得通透,眼神格外明亮。
“原本哀家是打算說服九天做一個權臣,也好鞭策皇帝,不能讓朝堂成為皇帝的一言堂,無所顧忌,沒有人敢說真話。”
“可如今,哀家想瞧瞧秦王能走多遠,或許哀家不該為了大乾,為了皇室,當初說服宗親支持太子登基。”
嬤嬤有些吃驚的看著太后,“所以您是想讓秦王造反?”
皇太后卻是爽朗一笑,“就算沒有哀家,你以為他急著去南境做什么?”
“想擁兵自重,想自保,到時候不反也得反了,哀家不會幫他造反,但如果真有一天他打入京城的話,哀家倒也愿意送他一份大禮。”
“若是蘇離能在找到先皇遺失的暗旨,再加上哀家這份大禮,秦王必能登上那個椅子。”
嬤嬤很是吃驚,但更加欽佩皇太后。
明明心里是中意秦王的,可依舊把手段留在最后,留在蘇離打入京城的時候再用。
可見皇太后最終都將自己的信念貫徹到底,擁護大乾,穩住皇室江山。
正說著,外面突然傳來動靜。
“啟稟皇太后,傳陛下旨意,嬤嬤方萍殘殺宮女兒,罪該萬死,直接杖斃,以儆效尤!”
“此外,傳言太后寢宮,放了不干凈的東西,皇上命我等全力搜查,還請太后恩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