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就算從富士山跳下去,他也不會成為那些戀愛悲喜劇中的主角。
室外的風吹得窗簾輕撫,撓得淺間手臂微癢,遠方操場體育社團的呼喝聲和樓上琴室的演奏聲交融在一起,把青春二字寫進了淺間耳朵里。
真是個適合睡懶覺的季節啊。
淺間把書放下,趴在書桌上,頭略向左側,右手在桌上墊著額頭,左手捂住脖頸上方,磨合了幾下位置,找準舒適區,便睡了起來。
如果說世界是一個舞臺,人生是一場戲劇,那么你會看到,平平無奇的、乏味的橋段,充斥于自詡為主角的蕓蕓眾生當中。
才能,是對抗庸俗的唯一解藥。但做到“認識你自己,認知自己才能”的人,和史詩故事里的主角一樣稀少。
在淺間靜水眼里,“認識自己的平庸”這件事沒有任何難度。在他兩輩子加起來快50歲的人生中,他知道,自己只是一介凡人。
在一個人生地不熟的國度,重新適應一個固化且病態的社會,正如游戲還遠遠沒通關時,系統出bug把自己送到二周目一樣,這就像是宮崎英高游戲的地獄模式與豬場游戲的零氪模式的混合體。
即使重活一次,淺間靜水也不過是將上輩子的平庸復刻一遍而已。
沒有深藍加點,沒有老爺爺,沒有系統,沒有聊天群,不帶掛的人生,本來就是這個世界的真實。
記憶力一般,做不成博彩王或者文抄公;顏值也平平無奇,想當東京帥哥出道得去韓國魔改;上輩子也沒什么一技之長,這輩子投胎水平也一般;除去足夠努力,淺間靜水可以說是隨處可見的普通人化身。
歸根結底,還是要努力自強。上輩子沒背幾首的白居易,這輩子倒背如流;上輩子沒學的微積分,這輩子都提前掌握一二;上輩子八字不合的英語,已經和日語一起與自己握手言歡;這也是淺間能從伊豆半島的鄉下,來到東京都生活,并成為極負盛名的貴族學校其中一員的原因。
但是,相比上輩子所經歷的豐富童年,這輩子卻要蒼白很多,淺間甚至記不得經常偷偷瞄他的同桌2年的女孩,以及時常來拜訪的鄰居家三男的名字。
在他們眼中,自己恐怕是一個沒有感情的書呆子。這也是庸人選擇改變人生,必須的取舍吧。
這樣并沒什么不好,才能是賦予那些意志強大、命運坎坷的主角的禮物,適合庸人的天賦,唯有自省和努力。
淺間絕對不是適合當主角的人。
玩游戲,他喜歡打輔助踢足球,他喜歡坐板凳拍集體照,他喜歡站在后排角落做團隊課題,他喜歡把自己名字落在最后面。
小時候看動畫片,他關注的是那些路人角色,并為他們總能在關鍵時刻給主角助攻而激動不已;
長大后看和電影,他也更愿意投入精力去分析反派、配角與炮灰們的行為動機,并為他們的悲劇命運扼腕嘆息。
淺間即便重活一次,也依然沒有想做人生主角的意思。
但比起庸人,淺間更想做在主角與庸常路人之間的角色配角。
比如喬丹光環下的皮蓬、福爾摩斯光環下的華生、包青天光環下的公孫策、陸小鳳光環下的西門吹雪。
主角面對的光太耀眼,他是一個天生都為配角吸引的配角預備役。
在淺間心中,
低級的配角,是為了主角而存在的。
高級的配角,他在誰身邊,誰才是主角。
淺間想成為這樣的配角。
茨威格說過,人生中最大的幸事,莫過于在最富創造力的年紀,發現了自己的使命。
作為配角,去培養戀愛游戲的主角,不正是一件可以德藝雙馨的事業嗎
讓不自信的人自信起來,并掌握自己人生的主動權,這不是仁嗎
對主角直言不諱,剖析得失,助其成長,這不是義嗎
先勝而后求戰,謀事則成,事了收錢拂衣,這不是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