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為20世紀的尼采的齊奧朗,說不定會因為瘋狂而被同樣瘋狂的近衛喜歡。
不對,近衛是實用主義者,齊奧朗這種連自我都要否定卻活了80多歲的寄生蟲,連尼采的皮毛都比不上。
喜歡超人哲學的近衛,斷然是不會喜歡廢人哲學。
如果尼采試圖重估世界上的一切價值,齊奧朗則是要否定世界上的一切價值。
或者說,齊奧朗就壓根沒有試圖搭建自己的哲學話語或價值體系,全是支離破碎但又包含激情的觀點。這或許對于那些對佶屈聱牙的哲學術語望而生畏的文藝青年來說是個好消息,讀讀文學作品就可以和妹子們討論哲學命題。
齊奧朗不算是傳統哲學家,正如哈耶克不算是傳統經濟學家。
難道說,正是這種不專業感,才讓他們獲得了大量的粉絲嗎
你能在齊奧朗身上、書中找到1000個可笑的謬誤,你同樣也能在哈耶克的身上、書中找到。
淺間認為哈耶克的諾貝爾經濟學獎,或許是因為他的自由主義理論成為了優秀的社會政治宣傳工具,對蘇聯、對烏托邦主義、對凱恩斯主義、對計劃經濟展開了極強的批判才獲獎的。
但吊詭的是,第二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瑞典人又頒給了計劃經濟、規范經濟的學者康托羅維奇和庫普曼斯。這兩人一個蘇聯陣營,一個美國陣營,他們比哈耶克更懂數學和資源最優分配。哈耶克的反對者們表示,這一定是諾獎良心發現了。
哈耶克的什么經濟波動理論、貨幣理論等獲獎理由,淺間在讀過的通往奴役之路致命的自負兩本書里沒有注意到,經濟學模型、數學公式、統計學圖表也沒看到。也許是因為淺間在經濟學上完全外行,他不討厭哈耶克,他認為前社會主義支持者的哈耶克,質疑人性的出發點是懷有道德的。
如果說供詞與放逐的道德含量有一粒鹽那么多,那通往奴役之路的道德含量至少是一瓶海鹽。
哈耶克優勝劣汰里的優,是具有舊時代騎士精神的優。他駁斥的人人平等中的平等,是動物莊園里的虛假的平等。
雖然哈耶克的局限性很大,非常古典守舊不切實際,不完整的理論還被沒有騎士精神的優汰人利用了。但人人平等這種東西局限性更大,世界上總會出現難題,而最好的解決方案,永遠是資源最優分配。人人平等和天堂一樣,它太先進而遙遠了,不適應這個時代人類的自負、愚蠢和惰性。順帶一提,這三個詞全部都可以拿來形容齊奧朗。
批評家們若無引導,則不會產生重塑,這種行為,和只會批評孩子卻不教授孩子的父親一樣,是失格的。
想到這里,淺間發現他自己,也不過是自己不斷否定自己的齊奧朗。
認認真真上完數學、英語、物理、古典文,做好筆記,并對老師講的知識點以充分的懷疑態度,備注了大量的問題,進而又引發了一系列問題。簡單說,就是懷疑一個約定俗成的結論,重新推導極大地提高了認知成本。
對傳統價值觀、道德、信仰產生懷疑,
對社會、政治結構、權利分配產生懷疑,
對人文美學、自然科學的探索和構筑產生懷疑,
對生命和存在的狀態和意義產生懷疑
靠是懷疑的四重根
這個時候淺間才發現自己居然被虛無主義侵蝕了。
齊奧朗簡直就是克蘇魯舊日的傳道者。
淺間拉黑了這個人。
一早上的四節課,年級第一的有馬吉彥再一次全曠了。
原因是學生會趕走消極怠工的近衛千代后,依然缺乏人手。近衛急流勇退的姿態,反而穩固了她在學生會幾個粉絲心中的地位。
臨近文化祭開幕,學生會的相應事務仍在增加。
有馬在午休鈴響后的第十分鐘,抱著裝有文化祭裝飾的材料還有執事服的紙箱子回到一年a班的教室。
明明帶著黑眼圈,卻又毫無疲態的有馬吉彥簡直就像一個鐵人。
近衛有條不紊地指揮著教室布置準備的方方面面,又在一旁和負責一年a班外擺攤位的幾位女生交流著工作。
外擺攤位負責人最后落到了不死川理世的頭上,或許這是近衛給她的一次考驗,但是,只有兩天時間是不是太過分了
不死川正拿著一份方案,和大家說明著外擺區拍攝執事寫真集和文具潮玩、服飾美妝、零食點心等周邊產品的重要性,以及外擺區與教室執事咖啡廳形成聯動的幾個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