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足了準備,時君一大早就起床去山上采蘑菇了,畢竟今天是七月七,那個倒霉又必要的情節就要發生了。終于到了中午,一背簍和一籃子蘑菇總算是采摘夠了。
輕車熟路地繞到山下小溪旁,將手里的蘑菇清洗干凈,再截一節樹的枯枝穿好蘑菇,升起火,將蘑菇放在上面烤,順手從懷里摸出一個土豆扔進火堆,沒過多久,食物的香氣就在小樹林里飄蕩起來。
時君摸出身上裝的小罐子,熟練地打開蓋子,捏出一點粉末灑在蘑菇上。那可是她的寶貝,里面裝著她能收集到的所有佐料,只一點便香的直流口水。
她也也顧不上燙了,狼吞虎咽的吃下去,再用木枝撥出土豆,剝除黑焦的外殼,里面的土豆看上去黃燦燦的,忍著想一口吃下去的念頭,她小口小口的吃著,吃完再喝上兩捧溪水,總算是飽了。
心滿意足地摸摸自己的肚子,她面上帶著滿足地微笑,心想以后要賺很多很多錢,再也不愁吃。
滿載蘑菇而歸的時君,一想到晚上的兇險,也顧不上偷偷摸摸地送蘑菇了,一家一家的敲門,將禮物送到村民手里。
至于那書中寫的魚,她只能呵呵噠表示,自己一條也捕不上來,還是算了,差不多得了,有蘑菇在也算跟劇情一樣了。
為什么按劇情走,因為她改變不了,甚至于說她想改變就會被拗正,比如他那對死去的雙親,她努力過沒有用。
清遠村總共二十幾戶人家,基本都給她或多或少送過飯,所以她只能盡量保證這一天不會有任何一個村民死去。
在小說里介紹了妖獸襲擊村子但并未提起傷亡情況,只說她自己危在旦夕,雖然操蛋但仍舊覺得慶幸。
挨家挨戶的送蘑菇,每家一小筐,夠吃一頓的量,她跟楊大嬸笑嘻嘻,跟李大娘嘮嘮兩句,終于到了村頭村長家。
時君挺喜歡村長的,有威嚴又識理,還給她塞過雞蛋,不過村長的孫女孫囡囡就比較討厭了,每次見到她就喊她掃把星。
不過每次都會被村長訓斥一通,后來那個臭小孩就只背著她爺爺喊了,聰明了但不多,因為但凡誰聽見了,都告她家長她也沒少挨罵。
“村長爺爺,在家嗎?我給您送蘑菇來啦”,時君面上端的是可可愛愛又有禮貌,純純的可人疼乖孩子一枚。
村長孫常有放下手里的茶碗,笑呵呵地對他的大兒子孫大和兒媳婦說:“是小朝來了,我聽東頭老李說,這小丫頭一大早就上山采蘑菇了,這會兒正挨家挨戶地給大家送呢,是個有心的好丫頭,我出去看看。”
孫囡囡一聽,放下手中的筷子一撇嘴,“就那個掃把星,誰稀罕她的蘑菇....”
還未說完,孫大媳婦夾起一塊土豆飛快地塞她嘴里,堵住了她的小嘴,而后抬頭面帶笑容地說:“爹,您去吧,我們都知道這娃苦命,您去吧。墻角那一小袋土豆就給她拿去吧,看那孩子瘦的都快沒人樣了。”
孫常有點點頭,掀開門簾,拿起墻角的小口袋,對著秦朝朝應聲道:“小朝呀,這蘑菇你留著自己吃就行啦,看看你瘦的。這幾年大家收成也不好,也沒能多接濟你點,你爹娘在天上知道了得多心疼啊……”
絮絮叨叨的話語并未讓時君感到厭煩,反而心里溫暖的不行,清遠村的村民都很淳樸善良,時有接濟她,否則她呀早幾年就沒了。
將手中裝滿蘑菇的小籃子遞給村長,乖乖巧巧地應道:“村長爺爺別擔心,我沒事的。這蘑菇就得鮮吃,我采得多還有呢,這個您拿去嘗嘗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