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乎意料的是,這座城市已經存在上百年。城市的規模不大,只有方圓二十里。居住著大約十萬的人口。其中外來人口占八層以上。泊來城的城主據說是第一個來到銅鈴國的外鄉人宋仲。這個外鄉是相對于這座巨大的島嶼來說的。一百二十年前他得到銅鈴國國王的許可在東海岸安家。后來,他的家逐漸發展成現在的泊來城。他順理成章地成為城主。
他和鷹主之間的關系并不是很好,鷹主的初衷就是將東方世界的有錢人,有特殊技能的人騙過來屠殺或者奴役。可宋仲沒答應,二人各執一詞鬧到了國王那里。國王是偏向于鷹主的,但他不能不考慮宋仲的意見,因為他有實力對銅鈴國說不,而且對國王有恩。
廷辯的結果是折中,兩邊各退一步,鷹主將人騙來,如果那些人能活著走出關卡,便不再追殺。但他們的活動范圍僅限于泊來城。
為了防止泊來城乘機壯大起來,國王還在泊來城南北西三面各設一處軍事關卡,非銅鈴國永久居民一概不得通過關卡。違令者以叛逆之罪論,每發現一個企圖通過關卡的外來人,就株連宋仲,讓他交罰款一億金幣。
宋仲雖然不爽,但也只能答應。誰讓自己在別人的地盤上呢。
鷹從兩年前開始拉人過來,三個月一次,每次一千人。按理說這兩年中外來人口增加數應該是八千人。可實際上泊來城這兩年外來人口卻增加了四萬。多出來的那些人從哪里來的?
鷹主不太了然,宋仲也覺得不可思議。兩年人口翻倍,在城市建設方面卻得不到批準。所以泊來城的人口密度很大。銅鈴國國王也意識到這樣下去不是辦法,所以他們給出了解決方案,每個月給泊來城發放二十個永久居民的名額。
變成永久居民你就可以離開泊來城到其他地方生活。二十個名額有什么用?很有用!名額有限,你想得到就必須去爭取,這種爭取可不是答題考試,而是要用力量去爭取,如此就會有死傷,這是國王最想看到的。既然有比賽,那么官方自然要派特使來維持秩序,來維持秩序的人,同時充當國王的耳目和殺手。他們既可以用比賽來讓外來人自相殘殺,也可以越過宋仲自己動手,只要這些人認為你威脅到泊來城的安全,就可以對你發出追殺令。
這一措施根本不是為了減少泊來城人口數量,而是不間斷削弱泊來城實力。泊來城的人口增長速度當然沒有減緩。
然而人和人之間多少會有那么一些利益關系,據說特使也準備上奏國王,批準泊來城擴建。
云重四處勘察后,進入泊來城已經是傍晚,城中到處都在說神鷹暴斃的事。各種傳聞都有,唯獨沒人提到有兩個鷹成員叛變以及那二百個孩子的事。
神鷹暴斃,嫌疑最大的是司徒登,但力挺司徒登的人卻占了絕大多數。必須支持啊,司徒登是大善人。更何況危難之中你不幫自己人幫誰?
司徒登也很會做人,聽聞神鷹暴斃后第一時間出來澄清,說自己降落時的確和鷹組織發生了沖突,但絕對不會做這種下毒使壞的卑劣之事。同時大方地表示自己愿意接受特使的調查。
泊來城中的百姓自然爭相傳頌,幫司徒登造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