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段痛苦的記憶,如今丹圣再次提及,他心猶寒。“再相信你一次。”
和尚們很不情愿,“老蕭,若我們后退,萬一云重將鎮岳拐跑了怎么辦?”
蕭盡道:“老哥,有些事情我們不見為好。”他從不怕云重逃走。咱有人質啊。他的這位朋友想留下不過是想親眼看看云重如何鑄劍。這種奪造化之工事自然不能圍觀。人力是有限的,古往今來不知多少人死于其中。
鑄造由基弓的大神不例外,徐夫子不例外,天工不例外,云重又怎么能逃得過天罰?
再說云重拿起鎮岳劍,這種修補劍痕的方法是器王獨創的奪巧鑄劍法。即哪里怪了補哪里。這在別人看來是不可能的,你如果破壞局部的話只會越補越壞。很多兵器都是一體成型,壞了想修補是不可能的。
即使要修,也必須先將兵器從裂痕處切斷,然后分節煅燒最后在拼接起來。
但人就喜歡挑戰不可能的事。因為就算失敗也是一種勇氣,如果成功,那就名揚天下了。器王便是其中一個。他的成名作便是成功修補了煉器界的名器六合鼎。此鼎也成了他之后煉器的容器。
丹圣之所以敢讓云重嘗試就是因為他是器王的徒弟。器王在煉器方面的成就遠超天工,尤其在修補這一領域更是千古一人。
黑石煅燒接近尾聲,云重傾盡力氣釋放火焰,雖然經過周密的計算,算出這個傷痕深度,但他之前并沒有成功熔化鎮岳劍。所以能否成功他沒有絕對把握。
火焰沿著月牙狀傷痕灼燒。見到傷痕熔化之時,一掌將身邊的灰燼震碎,露出銀白色的熔巖球。
云重愣住了,顏色不對啊。這種金屬冷卻后呈褐色嗎?
不得而知,如果不是同種材料,這次修補就失敗了。
奪巧修鑄法的好處就在于修補不成功,也不會對器物造成二次傷害。
修補這道傷痕,只需要一點點材料,可這塊石頭煅燒之后足可以補上百次。這又是為什么?
他之前看過,這把劍除了裂痕外內部并沒有空隙。但他現在再看,竟發現鎮岳劍中竟有一個劍槽。
劍中劍!這個月牙不是裂痕,而是向劍中注入材料的缺口。沒事你鑄個劍中劍是什么意思?而且還是兩種不一樣的材料。
鎮岳怎么看都是一體成型的寶劍,中間的空隙是怎么來的?為什么冷卻過后就看不到空隙呢?此時劍的外形沒有發生任何改變,但內部卻多出一個空隙。云重很想放棄鑄劍將問題搞清楚。可是他做不到在短時間內再次熔化那個裂痕。
這兩種材料結合會產生什么反應?云重將熔巖從裂痕處灌進去。同時施展百轉千回對鎮岳進行敲打。使熔巖均勻分散在劍槽內。
不多不多,熔巖耗盡,劍槽注滿。他立刻召喚出九幽冥火冷卻鎮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