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綠端著兩碗燕窩進來,放下后又退了出去,辛安將燕窩遞到王氏手上,“消消氣,沒什么大不了的,流言止于智者,也就是尋常百姓看個熱鬧,有點道行的人家一看就曉得怎么回事,影響不了我們什么。”
王氏接過了碗,一勺燕窩羹入口,“氣了一場,竟還有些餓了。”
“要說張氏還真是命好,都這樣了衛良才還護著她。”
蠢人大多福氣好,這話還真不假。
辛安笑著端起自己那碗,等王氏放下碗筷才說了自己送禮去謹王府的事,“聽莊子上的人說謹王妃喜愛茉莉,我便讓人養了,謹王府邀我年后過府赴宴。”
王氏并不意外,“在人情往來一事上你遠比我更本事,你和老二前路艱難,能走一些出來也是好事。”
“還是那句話,外頭的事母親幫不上你們,但府中的事不會讓你們分心,我也不會讓隔壁的兩人打擾到你們。”
不是自己生的就是不一樣,即便是對他再好他也不會感恩,甚至隨時可以反咬你一口。
半個時辰后辛安如同沒事人一樣去了凝香院,三個‘兒’看她的眼神都有些擔憂,想來是聽說了外面的事,辛安趁此機會給她們上了一課,告訴她們什么叫泰山崩于頂而面不改色。
“多大點事,以后你們或許會遇到各式各樣的意外之事,首先一點就是不能慌,只要不是要命的事都是小事,都能解決。”
趙氏笑著上前,“多和你們二嫂嫂學學,這份從容就夠你們學的。”
算起來不過是入門半年多的媳婦,外頭傳言那樣難聽,換個了早不知哭成什么樣了。
在凝香院待了半日,到了次日來侯府送水仙花和年禮的人家就多了起來,王氏也開始安排人往各家送年禮,辛安協助將各家送來的年禮登記造冊,以此增減回禮。
衛良才也給了交代,先是向王氏和辛安贈送了賠禮,而后親自去了城中最熱鬧的茶樓,親口證明傳言都是無稽之談,并以衛家家主的身份證明王氏是慈母,辛安和唐陌也都是好孩子,又花了銀錢暗中推波助瀾,扭轉了局面。
前后這么一算,從進了侯府到現在花出去了兩萬多兩銀子,雖不算傷筋動骨也是破了大財,悔不當初,早知道來的侯府的時候就準備厚禮,面子里子也都有,現在是人也得罪了錢也花了,太過被動。
這么多銀子花出去,張氏心疼的直抽抽,在床上躺了整整一日,衛良才本想將唐榮拿她當槍使的事掰開揉碎了告訴她,又擔心她嘴不牢,直接鬧到唐榮跟前,徹底撕破臉。
就在他焦頭爛額時張氏說話了,“非得要初三才走?”
接連破財,她覺得這侯府克她,不想住了。
衛良才說越是這個時候越不能走,和落荒而逃有何區別,反正已經道過歉,也盡量彌補了,怎么也要等到初三再走,“好好待在院子里,實在無聊就帶孩子出門轉轉,添置些東西帶到任上,錢財身外物,還會再來的。”
“春華院盡量少去。”
“不去了。”
張氏有氣無力,“真沒給我們拿錢來?”
她可是為了唐榮才損失這樣慘重,他不應該拿著厚禮看望嗎?
果真不是個好東西哇~~~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