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中又來了十幾號人幫忙,王氏悄聲對老太太說了,“辛家娶兒媳婦,花費不少于十萬兩。”
老太太笑道:“人活一輩子不就圖個痛快,一家子辛辛苦苦打下這偌大的家業,可不得花在兒女身上,我瞧著那夫妻倆都是疼孩子的,周家那姑娘有福。”
王氏點頭,心里想著的卻是以前覺得辛安手面大,富貴,現在看來人家已經很節儉了,這般大的家業,多花些掏銀子絲毫不稀奇。
從這日開始辛家開始擺席,族中的人每日晚上都會來用飯,一是匯報各自手里活兒的進展,二是聽族老吩咐明日要辦的事。
周家也在這里披紅掛彩,按照嫁女兒的習俗,周家的親戚這兩日已經陸續趕來慶賀,女兒酒是頓頓都有。
身后有族老坐鎮,族中人幫著上下操持,辛寬和辛桓倒是一身輕松,只用幫著準備募捐一事。
這日一早,城中各家富貴之家盼望了幾日的慈善堂募捐正式開始,衙門口擺開排場,登記造冊的人全部就位,從各家借來的賬房也站在了各自的位置上,城中最大錢莊通海票號的老板帶著管事伙計親自到場,官兵護衛威風凜凜,眾官員擁簇著站在最前面的唐綱。
前來圍觀的百姓自發的留出一片空地,鼓鑼隊甩開膀子敲擊著打鼓,舞獅隊威風凜凜。
待到鼓聲停下,唐綱上前拔高聲音傳達了皇帝的旨意,洋洋灑灑的說著皇恩浩蕩,將募捐的規則簡要介紹,同時表明,“募捐結束內十年,任何官員任何人不得以朝廷名義逼捐,違令者殺無赦!”
“所有善款去向每三個月布告公示去向,接受百姓監管,任何人不得貪墨善款,違令者殺無赦!”
兩個殺無赦一出,圍觀百姓精神振奮,連聲叫好,隨即募捐開始,鼓聲再次響起
姚家韓家章家周家等等富足的人家抱著匣子抬著箱子開始排隊,這一些出手最低都是五萬兩,他們在前面,倒是讓那些兜里不是那么寬裕的人裹足不前。
唐陌給了辛桓一個眼神,辛桓點頭后朝人群里的人示意,那人當即擠出人群,大聲道:“我雖不富貴,但也想為獻出一份力,我捐一兩,焉知往后我兒是否需要慈善堂的幫襯。”
“聽聞從下一次科考開始,慈善堂都會出資護送咱們淮江學子一同赴京科考,以確保學子們平安抵達,我兒念書有天賦,怎知道就沒那一日?我捐二兩。”
“我捐三百文,聽聞慈善堂冬日會采買炭火,說年滿六十的老人能領三十斤,老頭子不富貴,愿一點盡心意。”
穆德安終于找到了機會表現自己,說不管是一兩還是幾個銅板,都是百姓對這個國家的拳拳心意,滴水成海,若是這天下百姓都如淮江百姓這般大義仁善,何愁家國不興。
高帽子戴到了這些老百姓的頭上,捐錢的人很快排起了長龍,鑼鼓喧天,舞獅隊的獅子們也忙個不停,最忙的還是那些賬房,捐來的錢要數要驗,算盤扒拉的飛快,里面有一半是辛家人,此刻的他們腰背挺直,從來沒想過他們辛家兒郎人人都會的本事今日派上了大用場。
還有幾個年輕的兒郎站在后面串銅板,那聽聲辨錢的絕活兒讓不少衙門的人眼前一亮,通海票號的老板更是感慨連連,“辛家兒郎多就算了,還個個身懷絕技,叫人佩服。”
辛寬半是驕傲半是心酸,心想著若是能用這個絕活兒換念書天賦,多好?!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