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再也不要,再也不要,委屈自己一秒”
……
這三首歌曲作為屬于《熱血高校》的旋律,簡直是成為了代表著【暑期檔】開端的主旋律——而且很可能成為后面一個多月的主旋律!
許多還沒看電影的人。
在街頭小巷或者手機上面,聽到了這三首歌,覺得還蠻不錯的,因此也就懷著興趣走進了影院;
說出了和影院很多人一樣的話:“給我來一張《熱血高校》的票。”
而已經看過了電影的人。
也因為有了這三首歌的增光添彩,越發地喜歡《熱血高校》了。
甚至在聽著歌突發奇想的,再一次踏進了電影院,去二刷三刷甚至四刷這部電影。
簡直是不知道,
到底是電影成全了歌曲嗎,還是歌曲成全了電影。
或者說是彼此成全才對吧?
后面一段時間,
很多業內人士也就開始分析了。
分析什么呢?
自然是分析言午為什么接連兩部電影都大獲成功。
最后,
業界就得出了一個不少人認可的結論:一部好的電影,一定是離不開好的音樂!
不信你看看——
言午的處女作《古惑仔之人在江湖》,電影都還沒爆火起來的時候,它的主題曲《友情歲月》就已經在整個錦港傳唱了;
而這一部《熱血高校》就更是典型了——
首先是言午別出心裁的來了個宣傳曲《追夢赤子心》,爆火!
然后再是主題曲《驕傲的少年》以及插曲《離開地球表面》,同樣是爆火!
最后電影本身《熱血高校》也同樣爆火,成為了碾壓【暑期檔】同期各大電影的票房冠軍!
嗯,肯定就是這樣,沒錯了!
各個電影人們,紛紛懷揣著這樣的心理:一部爆款電影,一定是離不開一首好歌的。
別說!
倒也還真的出了好幾首經典的影視金曲。
可是電影呢?
嗯,怎么說呢……
“自古爛片出神曲”這一最早說法,其實就是從這個時候誕生的。
直到這股‘風潮’過去,那些堅信‘有好歌的電影能賣座’的電影人們幾乎是撲街得老媽都不認識了!
于是這些人轉頭憤怒地質問,那個最早提出此理論的業內人。
那個業內人已經轉型做了‘影視學磚家’,這位半吊子的‘磚家’居然還真給自圓其說了:“我當時說的是‘一部好電影離不開一首好歌’,前提是好電影!你的電影首先得好啊撲街們!”
不過這一‘電影風潮’也不是沒有好處的——至少推動了錦港音樂前進了一大步。
后面有音樂人如此說過:錦港音樂有過多個黃金時期,而最后一個黃金時期,《音粵》這一劃時代節目的播出是主要推手,而隔壁影視界的‘神曲創好片’這一理論則是加速了……
甚至有個因此而得益的歌手——就因為這段時期創作出了一首影視金曲,成為了典型的‘一首歌吃一輩子’代表選手——面對采訪,更是激進地表示:“那個時期的歌手,都應該給言午磕一個……”
……
言歸正傳,
隨著各大影院親自上門求片,三大影視公司對《熱血高校》的封鎖,自此徹底宣告破產!
甚至因為觀眾們對《熱血高校》的喜歡,還不同程度地打擊了他們旗下的片子——就看言午的《熱血高校》,就不看你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