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福的學歷算是姜小白他們這幾個人里邊最高的,研究生畢業,后來還留院任教,一度做到了副教授這個級別,算是他們這幾個人里邊搞技術最厲害的了。
不然的話,這新能源汽車項目技術方面的問題,姜小白也不會讓王福負責了。
而且王福畢業的時間也算是早的,九十年代就畢業了,但是依舊不能和姜小白他們那一批人相比的。
高考的時候呢,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差一分呢,就差出了很多。
而從78年恢復高考開始,到九十年代,大學畢業不包分配開始呢,這中間的十多年的時間。那時早一屆和晚一屆畢業,有巨大的差距。
其實從上學的制度上也能知道的,姜小白那會,那上學是給發補助發錢的,考上了大學生,那就是國家干部,有的是人搶著想要要你的,只有你挑選單位的份。
但是慢慢的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學擴招的多了呢,補助沒有了,但是學費還是免費,到后來學費也開收費了。
分配工作方面呢,也開始慢慢變的,想要留在京城不太容易了,好一些的單位,還需要一定的關系才能進去了,而不是之前的,只要是你愿意,就能去了。
再到后來呢,即使你大學畢業,沒有關系也沒有單位了,需要自主就業了。
這是一個變化的過程,當年早一年畢業和晚一年畢業,面對的競爭,個人前途完全是不一樣的。
所以姜小白當時這最早的一批大學生呢,各個同學,混的都不差,商業上最成功的不用說肯定是姜小白,但是在體制內混的,很多也是混到了一定的級別。
當然了,體制內是需要熬的,到一定的級別是需要走那個歷程的,再快也不行,但是很多人在單位里邊都是掌握實權的。
王福他們的同學因為上學畢業的時間晚,那混的和姜小白的同學就不是一個等級了。
至于說李叔副和王中天兩人就更不用說了,根本沒有這方面的資源和人脈,當年李叔副為了造摩托車,自己來京城跑關系,批文件,連地方都找不對。
這要是姜小白,找兩個同學打聽一下,總有熟悉的,即使幫不上太大的忙,但是給你引薦一下,指點一下,那都完全不一樣的。
“姜董,真羨慕你們當年的大學生啊,很多的同學,很多的人脈,辦什么事情都是事半功倍的……”王中天忍不住開口說道。
其實他的歲數也不大的,只不過當時剛剛恢復高考,很多人沒有這個意識的,而且也沒有這個能力能考上的,這其中頭兩年參加高考最多的就是知青群體的。
因為他們在農村是待的真不習慣,只要是有回城的機會,不要說回城上大學了,只要能回城什么都愿意的。
因為在農村是需要餓肚子的,但是回城了就不一樣了,城里的條件就是再差,再窮,但是總是要比農村強的,這一點根本不用否認的,任何時期都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