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指望高端汽車打開市場,提高品牌知名度,甚至說帶動中低端汽車市場的銷量,這一點有沒有可能呢,不能說完全沒可能吧。
但是這個可能性也不是很大的。
因為這已經有歷史擺在這里的,以國內的bba三家品牌來說,誰家旗下沒有比較高端的品牌呢,奔馳旗下的有邁巴赫,但是邁巴赫能帶動奔馳本身的銷量嗎?
這兩個品牌算是做的比較成功的,融合程度已經比較高的,最起碼人們還能夠把他們倆聯系在一起,但是實際上邁巴赫也不可能帶動奔馳的銷量的。
至于說其他的品牌,就更不用說了,勞斯萊斯被寶馬收購了,是寶馬旗下的,但是你能說這兩個汽車,有什么關聯性嗎?
除了企業是有隸屬關系,有關聯性,其他的有什么啊?
誰會因為勞斯萊斯是寶馬公司旗下的,結果就因為這個去買寶馬呢?
還有賓利,這是大眾的,這就更沒有多少關聯性了。
消費者根本就不會買賬的。
究其原因也很簡單的,因為根本就不是一個生產線,叫的名字也不一樣的,消費者看的只是汽車品牌的名字,和其他的各種參數,誰管你集團旗下有什么啊。
比如說現在華海汽車集團旗下的子品牌也不少的,路虎、捷豹、沃爾沃等等之類的,甚至跑車的阿斯頓馬丁。
但是這耽誤華海汽車生產的車子,已經是十萬塊錢左右才出頭的價格了嗎?
一點都沒有的,說實話,這些東西,和你本身中低端車型就沒有多大的關系的。
但是反過來說呢,這些高端豪華汽車,甚至跑車,貴是貴,在普通人眼里呢,確實很有品牌價值,但是實際上在做企業的時候,這些什么都不是的。
越是高端的,越是豪華的品牌,越是代表著沒有什么潛力,這從這些品牌的不斷變遷就能看的出來,今天這家汽車集團收購了,明天賣出去了,后天轉手了。
反正是沒得到之前呢,大家還有些新鮮感,但是得到以后,感覺又有些索然無味。
因為越是豪華,價格越貴,銷量越低。
十萬塊錢的車子,一個月可能上千臺,幾千臺的銷量,甚至多的還有一個月上萬臺的銷量。
全年下來,幾十萬的銷量,這哪里是豪華汽車能比的,豪華汽車,像是這些動輒幾百萬的跑車,一年能賣出去幾輛啊,為什么跑車里邊那么多定制啊,什么限量啊。
倒是想要不限量啊,可是也得有那么多的人賣啊,全球可能一共下來也就是賣那么多臺,這整個限量版出來,好讓營銷部門更好吹噓一點。
所以真正的發力,還是要看中低端車型的銷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