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個“見好就收”呢,也反應的是一種情緒上的透支,情緒上支撐不下去了,所以大家才會見好就收。
除了這些原因呢,其實總結起來還有諸多的原因,什么資金流向別的方向了,其他更加有吸引力的行業,另外還有經濟基本面變化啊,政策上的調整等等之類的。
但實際上,就一個情緒的問題。
“姜董,這外界我看大家的判斷,還是技術調整,還有希望創造一個新的高點,甚至還有人喊出了一萬點見。”張衛義說道。
他不是不相信姜小白的判斷,而是姜小白的判斷和外界是截然相反的。
姜小白聽著張衛義的話,直接嗤笑一聲說道:“老張,外界的這些話也能相信嗎?這些年見識到的還不夠多嗎?
那些專家學者之類的,先不說他們的能力,他們要是能夠有判斷市場的能力呢,就不在報紙媒體上拋頭露面了,一個個不是殺進股市里邊了,就是下海賺錢了。
哪里還需要在意,在媒體上拋頭露面的那三瓜倆棗。
其實呢,你覺得這些人說的話,真的代表他們內心的看法嗎?”
姜小白的問題,讓張衛義沉默了下來。
“很多人呢,其實說話呢,是站在利益的方向的,甚至很多人之所以這樣吹風呢,就是在給別人當嘴替,替別人說話的。
他們的立場根本不是自己的立場,他們信誓旦旦的判斷呢,也不是自己的判斷,而是基于利益呢,說著違心的話,賺著違心的錢。
他們只是說了自己的判斷,至于說最后的結果,是好是壞的,他們根本不在意的。
而咱們的猜測不妨惡意一點,這些大型的投資機構要跑出來呢,是需要時間的,是需要有人接盤的,是需要有人幫著維護好高位的股價,他們才能夠跑出來的,所以必須要讓這些專家來鼓吹。
甚至是必要的時候,放出一些風聲,讓股民相信股價還會漲,這樣才能有足夠多的人接盤……”
姜小白說著,張衛義也反應過來了,其實這些事情呢,他不是沒有見識過的,甚至更加黑暗的事情也見識過的,只不過這些年呢,在姜小白的羽翼下呢,很多事情根本就不需要張衛義去多想的。
這一次他也是一樣的,下意識的就沒有往這方面考慮的。
“姜董,我明白了。”張衛義認真的說道。
姜小白點點頭:“有些事情呢,其實有些事情呢,是有很多征兆的,關于市盈率的,我就不多說了,那招商銀行的市盈率是四十倍,茅臺是六十四倍,五糧液是一百多倍的市盈率。
我說一下政策方面的變化吧,今年五月份的時候,就開始調控了,最開始是提高了存款準備金率,上調印花稅率從百分之零點一,到百分之零點三,然后十月份的時候呢,再次提高了存款準備金率和貸款利率。
就是為了抑制經濟過熱和股市泡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