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人唱開門柳。
旁邊高風御用打板的氣勢。
而瞧見高風在旁打板兒,彈幕又有話語。
比較遺憾兩個人分開,或許他們在商演上面不火,小劇場的發揮卻是穩定的。
而開門柳的過程中,郭得剛一刻不忘匯林社的人,全部拉出來單唱,盡管退社,關系不能斷了。
等小曲唱完。
演員終于開始表演相聲。
在這種場合表演,說是撂地,實際跟在小劇場演出沒什么區別。
還不是在劇場里面,無非從舞臺換到了
所以其他演員沒有什么特殊,也沒有緊張,反倒是孟鶴、張鶴侖、馮照洋、燒餅等人面面相覷。
“感覺差遠了啊,當時在火車上,媽誒,你們不知道我差點死在車廂里。”
“誰不是,一身的汗水。”
“感覺今天就是一個演出方式的改變。”
“這樣也好,反正能跟著一起樂呵。”
幾個人吐槽,隨后跟著表演。
他們一表演起來,肉眼可見的進步。
經歷過極大的壓力,不可能沒有突破。
一突破,狀態感覺和如今還在德蕓社的演員形成鮮明對比,這是一眼能瞧得出來的。
觀眾能瞧出,郭得剛、楊鶴同、岳蕓鵬更是如此,他們看著三哥,三哥因為參與了節目,都變得有些不同。
忍不住眨了眨眼睛。
“沒想到會這樣啊,一個個都大變樣,演得太好了。”岳蕓鵬忍不住驚訝,他去過,可只去過一次,要早知道這么鍛煉人,自己多參加幾期。
可也不敢多參加,他知道自己不一定能應付得下來。
頓時明白為什么連漕運京都漲粉絲,是應該的,誰不喜歡演員的好狀態好表演。
見到徒弟都賣力,表演得好。
郭得剛硬著頭皮多表演了幾個大段,甚至還和高風兩個人來了一段拆唱數來寶,這是在過去少有的。
肉眼可見的能出好。
要論能耐,班主始終是班主,也正是賣能耐,直播間的人數沖到了五百萬。
當察覺到直播間五百多萬,郭得剛臉上笑容美滿,不斷點頭。
“太感謝各位了,來吧,大伙兒最后一塊兒熱鬧熱鬧。”
場子時間過的很快,就幾個小時。
來到最后,演員和觀眾,幾乎不分你我,紛紛能零距離接觸。
而觀看演出的不光觀眾,遠在上海這邊的欒蕓萍一樣在看,說是不去,卻不代表不關注。
心里有德蕓社的一定位置。
“當初師父說相聲有競爭才好,這樣能互相提升。結果一直以來能競爭的,根本沒多少。如今匯林社成立,倒是激發了不少演員的競爭心。”欒蕓萍在分社的小劇場里開口。
“好事啊。”
“什么好事,其中不知道多少想過來的,能被激發的都是小岳他們,剩下的演員不多。”
欒蕓萍還是很高興目前所有人的狀態,說不定靠著剩下的人,真的能崛起一波人。
匯林社給的壓力越大,他們應該更能產生動力。
“欒哥,你看這個舞臺應該怎么設計我想著弄一個復古的風格。”
冷不丁郭啟林提議一聲,欒蕓萍立即不看了,跟著一塊兒參謀參謀。
上海這邊跟長沙差不多,不去好好經營以及培養觀眾,很難賣票。
“我看可以,接下來就是弄宣傳了。”
兩個人在小劇場一個地方一個地方的瞧,每一個劇場都是他們的心血。
一直看到晚上十一點才和一幫人離開回酒店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