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他一離開欒蕓萍的電話響了起來,一看發現是孔蕓龍。
“你傷好了嗎”
“早著呢,剛才我陡然聽說了一個事情,德蕓社在不斷培養演員,甚至還打算在綱絲節這個特別大的流量中捧一捧張九喃。”
“啊狗子終于有出頭之日啦”
聽到要捧張九喃,欒蕓萍意外高興起來。
張九喃在小劇場算是很敬業的,只可惜風格太咋呼,一直以來沒有好的方法讓他去接觸更多流量。
如果在綱絲節去捧,那么關注度和認識度肯定會上去。
上去之后,再稍微弄一弄流量,那么可以達到靠著一個人帶動一個街道的地步。
孔蕓龍再道:“挺替狗子高興的,到時候我去幫幫忙,另外師父之前來看我,還是想帶著一些師兄弟參與一下綱絲節。”
“我說呢,我說干嘛讓你一個病人打電話。”
“可以,我們會去的,反正到時候大林會回來主持匯林社。”
“大林回來大林也要捧人”
“差不多。”
“那熱鬧了。”
“反正讓大林多忙活吧。”
師兄弟兩個人各自再簡單聊聊,聊完了各自做事情。
倒是遠處的郭啟林在劇組酒店里忍不住打一個噴嚏,他總覺得有點惦記自己。
不知道是媳婦兒還是閨女。
或者兩個人都是。
想到她們他實在開心,隨后收拾收拾再次進行自己的拍攝。
自己寫的劇本,他覺得拍得無比爽快。
說不定往后他都想用自己的創作來拍,不過消耗精力是跑不了的。
系統能給劇本的話,還是不會放棄,但要給創作經驗更好,這一次的創作,讓他有一些劇情構思困難。
費很久才確定了整個結構。
而就這樣,兩個月的時間,郭啟林全身心投入里面。
一投入里面,他沒回過去一次家,想著早點拍完早點休息。
但正因為他沒回家,欒蕓萍不斷惦記他回來捧李九椿。
李九椿捧火了,不僅說相聲能賣票,說書更能賣票。
說不定還能在相聲街道,開啟一個說書板塊。
過去他一直覺得少點什么,現在才明白少了其他的曲藝形式。
過去的天橋哪里只有相聲。
說書、雜技妥妥都有。
但誰叫相聲最好弄,只能先把相聲弄火再說。
而如今相聲已經在街道里面穩定,那么是該嘗試嘗試其他了,這時候他更加慶幸大林和燒餅把李九椿弄過來。
沒有他,光是閻鶴相干說書,孤木難支。
不過撂地說書,困難程度可比相聲難得太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