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林,子棋你們來啦歡迎歡迎!”
場館后臺。
韓哄瞧見他們十分高興。
尤其是越看越覺得郎才女貌,那么的好。
“非常感謝你們過來,還是兩位一起,太給我面子。”
韓哄盡管身為長輩,但卻沒有半分的價值,反而愿意謝謝晚輩的到場。
郭啟林受不得這個,笑著道:“韓哄老師,我們早想過來的,不過我們就不打擾您了,您現在應該挺忙。”
“是有點,你們愿意就隨便看看吧,等會兒再聊。”
夫妻兩人開過演唱會,知道這會兒最要緊。
最后一個小時里,除了檢查一些東西,還要提前熟悉舞臺布局、燈光位置及音響設備,包括確認互動道具的運作時間點。
為了確保一個順利演唱,各方面都需要關注。
而時間過去之后,現場的體育館就已經坐滿了,四萬個座位不落一個。
作為樂壇元老級別的人物,不管多久開都會受歡迎。
當開始后,現場的氣氛熱烈非凡。
包括區域位置的人一樣,這里面有很多音樂方面的朋友。
但是這邊熱鬧。
西安某一處的社團卻少有的冷清。
今天是放假日子,放假了小劇場絕對會比平常人多。
實際卻非常奇怪,竟然都沒有坐一個滿座。
沒有坐滿座的原因很簡單。
可能運氣差點,或者相聲的市場多多少少變了,人們更喜歡接受新鮮玩意,新鮮玩意的刺激無疑是巨大的。
但是他們也算是傳統小劇場,對于新鮮玩意和德蕓社一樣,沒有太大的接受感。
所以很多地方都在參與撂地,唯獨他們沒有。
別說沒參與,就是自家演員都沒有培養撂地演員。
安安穩穩說好相聲小劇場,不弄這些亂七八糟,也認為亂七八糟的不會起來。
可惜事實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郭啟林用自己的名頭和人緣,徹底把相聲街道給弄出圈了,就導致他們這種相聲小劇場失去了一些吸引力。
“真夠可以的,郭家的人是不簡單啊,父子倆都能創辦風潮。”
說話的人是清曲社的班主。
曾經德蕓社創辦了相聲風潮,把相聲帶到小劇場,他們這些人跟風喝到了湯,甚至還弄到如今地步。
結果十幾年的穩定,沒想到被一個年輕人破壞,又給相聲從室內搬到室外了,完全的莫名其妙。
所以一部分人難以接受是正常的。
可是不接受也得接受了,說相聲得賺錢,不賺錢就得想辦法改變,他社團里面都有不少人開始跟他鬧矛盾了。
“郭啟林到了西安是嗎”
“是。”
“那德蕓社的郭得剛咱們不想見,但是這一位咱們得見,看能不能聯系,現在他才厲害。”
郭啟林的名頭已經比德蕓社大,這是所有人知道的,尤其電影方面。
不僅獲得了影帝還獲得了最佳導演,各個領域的發展,讓這些說相聲的也心動。
說不定參與一部電影就跟著起了流量和火了。
可是電話打過去,對方并沒有接。
“怎么回事沒接”
“估計在看演唱會吧,他們過來就是看演唱會的。”
“哎,我先給漕運京打一個,讓他幫忙說說話。”
清曲社班主打過去電話,此刻的漕運京已經很久沒有跟他們聯系,不是關系變差,而是太忙。
自從火熱后,他連回燕京的時間都少,怎么騰出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