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今天嘗嘗我的手藝。”
晚飯時間,一道道菜端出來,非常豐盛,郭啟林看著卻有一些不解,他原本以為是香江那邊的風格菜。
沒想到是尚海菜。
“咋樣”鄧母望著大林,順便擦了擦手,她原本是尚海人,也畢業于尚海的音樂學院,之后才移居到香江。
更加注重尚海菜才是應該。
“嗯,看著就好吃。我可算吃到媽做的菜了,小時候我一直期盼著。”
郭啟林說的是心里話,小時候怎么不希望吃父母做的菜。
可是小時候他沒那條件。
家里父母哪里做菜,都是交給徒弟,后來師父做那也是師父做的,師娘的話,根本不怎么會做菜。
所以岳母做的菜,算是媽做的一頓飯菜。
“嘗嘗吧,今天特別買了一條新鮮的白鯧魚。”
“不便宜吧。”
“是兩百多呢,但只要你們覺得好吃那就很值當了。”
桌子上除了一條清蒸白鯧魚,還做了大蔥牛肉、炒肥牛、炒蟶子。
其中蟶子的配菜多,用了雞蛋、毛豆、雪菜配著炒。
“吃啊,別光看。”鄧母坐下來道。
“嗯,我嘗嘗。”
郭啟林拿起筷子吃了一口,發現果然是尚海菜的味道。
尚海菜的特點是咸淡適中、保持原味,突發一個食材的鮮美。
正因為如此,煲湯是特別的多。
而他動筷子,鄧子棋、鄧伊玲早坐不住了,紛紛開吃,包括小丫頭也第一時間去夾魚肉吃。
魚肉吃了一口,立刻大聲說一句。
“外婆,很好吃!”
小孩子的情緒價值給拉滿了,把鄧母都給吊得嘴角下不來。
“好吃多吃點。”
“嗯。”
只要是好吃的,禾禾不會挑嘴,或者說從小到大除了真特別難吃的,她就沒有挑嘴的東西。
別人家不喜歡吃飯的時候,她已經吃了一碗。
這個習慣完全是跟著爸爸媽媽生活學到的,誰叫他爸爸媽媽一個個都貪嘴想吃。
久而久之,學得很周全。
一頓飯吃完,一家子很滿足。
然后鄧伊玲帶著小丫頭去洗碗,讓她跟著做做家務。
夫妻兩個人則具體聊聊要二胎的時間,必須確定好時間,要不然他們騰不出功夫。
而就在這個點,匯林社的官方微薄發布了一條消息。
消息很簡單,就是打算和西安的清曲社合作。
微薄發布,清曲社第一個過來留言,表示很榮幸,隨后是一些粉絲的看待和想法。
有好有壞。
好的認為團結相聲演員是好事,壞的則是德蕓社的一些粉絲,這些粉絲只要跟德蕓社作對的紛紛記得,清曲社更是如此,所以過來搗亂。
但他們搗亂,架不住反被其他人給沖回去。
于是不得不安靜。
粉絲安靜,德蕓社卻安靜不了。
“清曲社跟匯林社聯盟了這是真的假的”
玫瑰園里,郭得剛已經在家默默做事了一段時間,同時和小兒子關系依舊那樣不想去管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