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吧。”于遷隨意搭一句。
“那天秦二爺住店的時候,我往里一牽馬,搭那大褥套是我搭的,那褥套里我一摸這么頇,這么長,兩根兒,一定是金條。”
于遷再道:“它不許是搟面杖”
“我要那干嗎問問發財怎么發。”注意一打,郭啟林走過去,“二爺,您說死在我這店里我就發財了,我不知這財怎么發法”
石付寬端著架子,“我若死在你的店中,給你二爺買上大大的棺木一口。將你二爺盛殮起來。”
“是。”
“那時間,你就不要這樣的打扮了。”
“那是,要發財得穿好的,戴好的了。”
“你要頭戴麻冠。”
“孝帽”
“有道是:要發財,頭戴白。”
“哎,只要我發財。”
“身穿重孝,腰系麻辮子,手拿哭喪棒,摔老盆子,將你二爺送至陰地,葬埋起來,立一碑碣,上書山東秦瓊,秦叔寶。”
“怎么”
“那時節你請上一個份子,摟吧摟吧你豈不是發了財嗎”
“照你這么一說,我成你兒子了,不過也好,我長一輩,有人得喊我兄弟。”
嘩啦一聲圍著的幾百人以及網絡千萬人笑個不停。
甚至有些人手機都快拿不住。
而快拿不住手機的人,正是鄧伊玲,她是全程拿著手機拍,包袱出來后,她跟手機那頭的姐姐和媽媽都止不住笑。
占便宜是好玩。
可于遷在邊上無語,“哪都饒不了我。我說怎么要來賣馬了,就為了這。”
表演繼續下去。
不僅石付寬玩得過癮,其余地方的老先生都過癮了,紛紛拿出了當年的勁頭。
可能有的老先生實在歲數大了,嘴里不比原來清楚。
但狀態和韻味遠不是年輕演員能比的。
一演一個出彩。
而越出彩傳播度越廣。
頃刻間,一片一片的新聞話題冒出。
【匯林社相聲街道開業,備受好評。】
【匯林社天津街道熱鬧繁華,老先生齊上陣】
【德蕓社街道,匯林社街道不比不知道,一個破敗一個火熱】
【終究是匯林社征服了所有天津觀眾,現場采訪個個夸贊】
【領導現場觀看,不斷喝彩支持匯林社】
排除一些平臺的新聞話題,微薄上面的熱搜更是直接跑到了第一。
來到第一名。
直播間千萬級別的人還在增加。
短短時間又多了五六百萬。
望著流量的增漲。
現場到來的十幾家媒體堪比打雞血。
都想把流量往自家方向歸攏歸攏,能火熱成這樣,曾經的任何一家相聲社團都沒做到過。
哪怕過去最好的德蕓社也是如此。
只是他們這些媒體走來走去,卻發現今天這么熱鬧竟然沒有一個德蕓社的演員。
不由納悶起來。
身為合作聯盟的一方,他們不應該不會出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