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知不覺,晚會8點開始,已經進行3個多小時了。
人不會長時間的保持興奮度,到這里基本都有些累了。
趙本山最輝煌的時候,央視會把他的小品往后排,是零點之前的最后一個語言類節目。一是拴住觀眾,穩定收視率,二就是節奏感。
在大家有點累的時候,咔嚓再來一波高潮。
陳奇也如此,他安排了幾個節奏點,《吃面條》享受了同等待遇。
“”
“等等!等等,先別放!”
龔雪裝作報幕的樣子,實際是走流程,朱時茂拿著一個大碗,拎著一個紅色的塑料水桶上來了,道:“我們演員還沒到呢!”
“啊?那怎么辦呀?”
“能不能把節目順序往后排一下?”
“那節目都亂了!”
“要不您救救急,幫忙演一演?”
“我可不會演呀!”
“瞧您說的,您來演,我們作品肯定火遍大江南北……”
朱時茂一個勁邀請,龔雪拒絕,正此時,一個懶散中帶著幾分犯賤,聽著就像后進青年的聲音插了進來:
“哎哎,師傅?師傅?”
“咱們這兒缺演員怎么著?”
鏡頭一轉,對準了一只生物。
戴著毛線帽子,穿著大一號的夾克外套,那袖子順下來,把手都能遮住,褲子也肥一號,寬寬大大,吊兒郎當……再往臉上看,短眉毛,小眼睛,大鼻子,圓頭圓腦,流里流氣。
什么地痞流氓啊,不法商販啊,小偷小摸啊,幾千年才出一個的人物!
前面兩個小品,《吃雞》沒臺詞,算啞劇;《張三其人》諷刺意味濃厚,內容很好,笑點不夠爆炸;只有這個《吃面條》是最純正的喜劇小品。
“說!說啊!說詞兒!”
“說詞兒!”
“呃——沒感覺!”
“停!什么沒感覺啊?什么沒感覺啊?”
“哈哈哈哈!”
同臺的表演嘉賓看過他們排練,觀眾沒看過啊,現場笑的前仰后合,這可不是那些罐頭笑聲,或者副導演在旁邊指揮,完完全全發自肺腑的開心!
“說!說詞兒!”
“我讓你說詞兒……停!停!”
“導演,還吃啊?差不多得了!”
“盛面盛面盛面!”
“哈哈哈,逗死我了,這倆人太有意思了!”
“喊你爸進來,先別放鞭炮!看完再放!哎呦你看他那樣……”
電視機前的觀眾本來有點累了,或者困了,一下子被這個小品弄精神。
而舞臺上,陳小二已經吃了好幾碗了,瞪大眼睛:“這,這怎么能吃得了?不行不行,我蹲不下去了!”
“給他拿把椅子!”
“說詞兒!說詞兒!”
“你著什么急……嗝!”
現場的演職人員都跟著笑,哪怕他們看過數次彩排,同時一股莫大的成就感油然而生:他們真正做到了把歡樂帶給大家,讓笑聲傳遍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