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倆人背著處分,低頭做人,終于抬起頭了。
陳奇又問候大家,先行安頓,剛進房間,李文化便敲門道:“至少20家報刊想采訪我們,我都給壓下了,你看怎麼處理?”
“可以采訪,我們保持謙虛謹慎就行,拿獎了也別驕傲。”
“嘿嘿,你也肯定能拿獎?”老李一樂。
“這不廢話麼?觀眾投的,《渴望》不拿獎?對了,凌玫大姐有消息來麼?”
“有有!讓你打這個電話。”
李文化遞過一張紙條,陳奇看了看,道:“我去打電話,你現在就讓媒體來吧。”
自從龔雪拿了兩座金雞丶五座百花之后,她和陳奇沒明確說不玩了,但她后面的片子壓根不報名金雞百花,事實上就是不玩了。這點業內心知肚明,從來不提,寒。
本屆金鷹獎,是龔雪六年來第一個正式參與的國內獎項,《渴望》還那麼火,媒體關注度極高她和老李去應付了,陳奇接了酒店的電話,撥了過去。
“喂?大姐!”
“小陳啊!我正想出差呢,知道你也來廣州到底什麼事?”
“當然是大事了!”
陳奇左右看看無人,低聲道:“廣電來了位新領導,專攻國內電影改革,我與他淺談過一次,
有些分歧。他太保守了,總之見了面再說。”
“”.....””
對面沉默了一會,道:“明天金鷹獎,嗯,后天我派人去接你。”
在后世,飛天獎偶有爭議,總體上還是權威的,在金鷹獎淪為笑柄丶白玉蘭時常抽風的情況下,還是守住了最后一塊陣地。
但在這年頭,金鷹獎看上去比飛天獎靠譜多了,觀眾買了《大眾電視》雜志,填好選票,回寄給雜志社,這算一票。
而飛天獎由專家評,大大小小將近40個獎,僅電視劇就包括長篇丶中篇丶短篇丶兒童丶單本丶
戲曲丶短劇小品各一二三等獎,跟批發似的。
“最佳女配角:姚向黎《渴望》!”
“最佳男配角:濮存昕《渴望》!”
“最佳男演員:李雪建《渴望》!”
“最佳女演員:龔雪《渴望》!”
“獲得優秀連續劇的是:《渴望》《圍城》《宋慶齡和她的姐妹們》《公關小姐》!”
“嘩嘩嘩!”
全場掌聲如潮,馮褲子樂的白癜風都提前出來了,劇組更是毫無掩飾,不是眉開眼笑,而是眉飛色舞。共八個獎項,《渴望》拿了五個。
在這一晚橫掃。
“感謝主辦方,感謝所有支持我的觀眾朋友《渴望》是我第一次正式的拍電視劇,很高興看到我們的電視劇產業越來越繁榮,以后我會帶來更多更好的影視劇回饋給大家。”
媒體們激動,同行們一片哀豪。
尤其是競爭女主角的,你拍電影就拍電影,干嘛炸電視劇圈啊?龔雪今年播了一部《上海一家人》,也是明年奪獎的大熱。
剎時間,百花五連冠的陰影又回來了。
(有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