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館舍產權到底在誰手里?」陳奇問。
「那是清朝商人買的一塊地,后來又經了袁世凱的手,它從清朝順延到北洋政府、民國政府,
那不是誰的私產,是祖輩給我們這個國家留下來的,永遠歸中國所有!」
館舍在寸土寸金的明洞占地40畝,確是價值連城的一塊地皮。韓國政府曾經想開發,都礙于其特殊性,沒能成功,
「我打算在報紙上發文,找一些華僑示威反對。」韓晟昊道。
「再通知電視臺,要曝光就徹底曝光。」
「我們自然也要譴責抗議,揭露其無恥行徑,我現在就聯系韓國政府!」裴嘉益道。
陳奇思付片刻,道:「韓先生,您能不能找家有影響力的媒體,我想登幾篇連載新聞,價錢無所謂。」
「連載新聞?」
韓晟昊一愣。
「《保產救土聲明》:
「這片超過六千坪的土地,經歷了清朝、北洋政府、民國政府的變遷,才延續至今。經過百余年的發展,才形成了如今這樣的規模。
即便在他們存廢敗亡之際,也沒有對海外使館領館的財產動過腦筋。這片由中國人經營了一百多年的神圣土地,應永遠屬于全體中國人民,而非誰的私產,更何況還要賣給日本人!
敬告當局,不要做這種遺臭萬年的事情!」
此刻,館舍內。
金樹基極為不快的看著報紙,上面正是韓晟昊寫的文章,剛一發表就引起了大量關注。而門外已經聚集了幾十個愛國華僑,高喊:「保產救土!」
「反對私售!」
「你們會遺臭萬年!」
韓臺「斷交」,韓國只是出于義務在他們搬走之前,提供些安保服務。兩個站崗的軍警看著抗議人群一動不動,都懶得開口。
「該死的!他們怎么知道的?」
「又是那個韓晟昊!」
「那還賣么?」
「賣個屁!現在這種情況怎么賣?」
這種事只能偷偷摸摸做,被曝光了,那在國際上都丟人現眼。
而且韓國不會管,要管也是幫著大陸,館舍的移交是遵循《國際法》,有理可依的。
「哼!那也不能輕易讓他們入住!」
金樹基哼了一聲,起身站在窗口。這地方確實不錯,六層高的中國風大樓,院子左邊是個小花園有青松亭閣,院子中間是個水池,還有圖書館和教中文的小型學校。
「真是個好地方,可惜啊!」
金樹基做了決定,道:「我們臨走前要毀了它!斷水斷電,家具都砸了,水池放干,花園不用除草了,亭子拆掉總之不要給他們留一點有用的東西!」
歷史上,他們也是這么做的,
進行了肆意破壞,以至于我們接收館舍后,連個吃飯睡覺的地方都沒有。面對這個爛攤子,使館只能請離韓國最近的山東支援,找了一支工程隊來修復,搞到明年才正式入駐。
說小家子氣真不是埋汰他們,
「拍到了么?」
「拍到一部分庭院!」
「一部分就夠了,撤!」
與此同時,兩個記者鬼鬼崇崇的撤離。</p>